第十章(2 / 2)

“我说张老板,这一晃十三年没见了,你可是又发福了啊。”刚进店的中年人显然与店老板是老相识。

“您老倒是没胖,但是可有点见老呀,看来公务操劳,费神费力。年前京里就疯传您要回京任职了,看来真是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这不就见着您老了嘛。”

张东官在商海打拼了这么多年,显得更加圆滑老道。

“是呀,吃皇粮的身不由己,咱是皇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前几日,我已经从两江总督任上调回直隶任总督了。”

李卫还是那样的快言快语、恢谐幽默,面对这个曾经和自己共过患难的张东官,没有半点官老爷的架子。

说是共过患难,真是一点不假。

康熙六十一年的“御膳下毒”案,两人都是重要涉案人:乾清宫的太监小德子在御膳的食材调料中做了手脚,差点没把张东官坑死;小德子被杀时,李卫正好在场。李卫被当场缉拿后,变成了杀害小德子的嫌疑人,也离掉脑袋只有一步之遥了。

还好康熙爷圣明烛照,在最后关头给两人留下了活路,一个继续当官高升走仕途,一个留在京城经商发财走商道。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张东官已经把李卫领到了二楼最大的雅间“神厨厅”。

李卫看看雅间的名字,哈哈大笑起来,

“东官,放眼天下,只有你当得起这个名号,毕竟世间那么多厨子,只有你曾经被圣祖爷钦封为‘天下第一神厨’,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呀。”

“让总督大人见笑了,这个名字还是前不久,在下一个文人朋友帮着新起的,以前的名字不够响亮。我这个小友叫袁枚,江南一带人士,文笔十分了得,不知您是否认识他?”

张东官被李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赶紧用袁枚起名的故事转移话题。

“听说过,是个神童,在江浙一带很有名气。”李卫边说,边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今天您能到我这千叟宴酒楼来,让我这小店蓬荜生辉,大人今天想吃点什么?”张东官心情又激动又兴奋,故人重逢,又是贵人光临,可遇不可求,平时请都请不到。

“到了你这千叟宴,当然是吃名满天下的宫廷火锅啦。我久在江南为官,梦里都想吃上一口你这招牌火锅,可惜你没有在我江宁府开设分店,实在是不得其门而入。不怕你笑话,有时馋的都直流口水。”

李卫说到这,捂着嘴偷笑,逗的张东官也捂嘴偷笑起来。

“好说,好说,今天我亲自下厨,调出一等一的好锅底,让您吃个过瘾痛快。咱们也喝上几杯,好好叙叙旧。我现在就下楼到后厨准备去。”

张东官踌躇满志地对李卫说道。

“先别忙,我还有一桩重要的公务要说。”李卫一把拉住张东官的胳膊,一本正经地说道。

张东官一愣,自己一个做生意的,他李卫贵为直隶总督,自古“官商两条道”,能有什么公事找自己说呢?

想到这,张东官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虽然说“心中无玄事、不怕鬼敲门”,但他此时的心情总还是不由自主地“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