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刚刚走进雅间的人,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长身鹤立,风采照人。

袁枚首先迎上前去深施一礼,毕恭毕敬地说道,“不知尹大人驾到,小生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此前几天,在亲友的牵线搭桥下,袁枚曾到尹继善府上拜会,但是没敢唐突提出拜师的意图。虽然算认识了,但是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尹继善还没有答话,张东官又殷勤地补充道,“是在下考虑不周,光顾得欣赏小曲了,怠慢了您老人家,实在该打,实在该打。”

今天这场酒局,是张东官专门为袁枚张罗的。

再过几个月,朝廷即将举办博学鸿词科的恩科考试,主考官就是这位刚刚进屋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尹继善尹大人。

袁枚想通过张东官的关系提前攀交拜其为座师,张东官怕自己的分量不够,就约上了好友瞻岱作陪。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瞻岱看着惊慌失措的袁枚和张东官,又想想自己刚才的表现,不禁哑然失笑。

刚才尹继善刚进屋的时候,他看花了眼,还以为是左都御史孙嘉淦走错门了呢。

这孙嘉淦可是得罪不起,职司纠劾百官,动不动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看谁都像违反了朝廷风纪法度,官场中人送他一个绰号,叫“铁面阎罗”。

要是自己被他发现在这酒肆内听小曲、喝花酒,恐怕也够喝上一壶的,断然没什么好果子吃。

尹继善与孙嘉淦从外貌上有几分相似,不熟悉的人,或者乍看一眼,很容易认错。

瞻岱想到这,笑呵呵地与尹继善打了声招呼,“元长兄,你刚才吓了我一跳,还以为那个孙阎罗不请自来了呢。”

尹继善的父亲尹泰与瞻岱的父亲纳兰福格是结拜兄弟,瞻岱与尹继善打小就认识,而且长大后过从甚密,这也是今天张东官请瞻岱来作陪的主要原因。

“我长的有孙阎罗那么丑吗?再说了,如果是孙阎罗真的来了,会有我这般轻柔地推门,还安安静静地欣赏完这位小姐的天籁之音吗?”

尹继善也是风流不羁的性格,平日里喜欢召集一帮满汉文人,或写诗作赋,或赏月吟风。

他是雍正元年的进士和翰林,连雍正皇帝都称其为“八旗读书人”。

就因为饱读诗书、博闻强识的缘故,雍正知人善任,让他做了文人扎堆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并主持这次恩科考试。

可以说,他是满人里的翘楚,八旗文坛乃至大清文坛的领袖人物。

不过,眼前的这位尹大人可不仅仅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他在之前已经历任了多个地方的督抚之职,深得当今圣上的赏识重用。

袁枚看着挥洒自如的尹继善,又联想到人家这高山仰止的江湖地位,心中好生佩服,

“尹大人,您的才气和大名,小生早就如雷贯耳。今日再见,比之坊间传闻的还要让小生敬仰。”

“好说,好说,我对小友的过人天赋也是耳熟能详,待会可以再好好聊聊。”尹继善谦虚地说道。

“快入席吧,别干站着,就等您了。”张东官伸出手臂,张罗大家就座。

尹继善和瞻岱客气了一番,还是由尹继善做了首席。

本来嘛,今天是为了袁枚考试的事情请人家尹继善,论年龄又比自己大,取得的成就和现有的地位也高过自己,瞻岱心里还是很通透的。

尹继善转身对抱着琵琶还在傻站着的十岁红(骆玉荻)说道,“也请这位姑娘入座吧,也好方便请教一下音律方面的问题。”

骆玉荻轻轻下蹲福了一福,表示认同,并没有说话。

她很清楚,在这种贵客云集的场合,她只是个陪衬,没有她说话的份儿。

众人落座后,在张东官的指挥下,七贤居的各种招牌菜肴如变戏法似的纷纷上桌。

“听说这次举办千寿宴,圣上还是钦定由你主厨?”

尹继善问张东官时,骆玉荻竖起耳朵听着有关千寿宴的消息,唯恐漏掉一个字。

“是的,蒙圣上恩典,李卫大人已经找过我了,千寿宴的宴席安排差事还是由我负责。真是谢谢您和各位大人,总是在贵人面前替我帮衬美言,我才能有咸鱼翻身、飞黄腾达的今天。我敬您一杯。”

张东官边说着,边端起酒杯走到了主位上的尹继善身旁。

尹继善也不站起,端起酒杯与张东官碰了碰,先用鼻子在酒杯口深深嗅了嗅,然后轻抿一口,咋了咋舌头,回味了半天后说,

“东官,这酒不错啊,和宫内的御酒味道差不多。”

“大人您真厉害,这酒就是当年康熙爷举办第二次千叟宴时我获赐的酒,既是好酒又是老酒。我这些个酒店里也有新酿的宫廷玉液酒,虽然也是送进宫中御用,但是因为年份不到,味道差那么一点点火候。哪能拿出来招待您这个大行家啊。”

“好好好,难得你有这份情谊,咱们一起喝一杯如何?”尹继善显得兴致很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