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2)

大家一起叫好,连骆玉荻也端起了眼前的酒杯象征性地抿了抿。

“子才小友,听说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今天不妨给大伙儿露上一手如何?”瞻岱想让袁枚在尹继善跟前秀一秀自己的才艺,以打动这位恃才放旷的发小儿。

“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在尹大人面前献丑了,烦请东官兄派人抬来一架古琴。”袁枚自恃才高,也有卖弄之意。

不一会功夫,一架十分典雅的古琴抬进房内摆好。袁枚一拱手,在古琴前坐下,轻轻拨弄,一曲《高山流水》娓娓奏来。音符真的就像清清山泉一样汩汩淌了出来,淌到了听众心中。

一曲终了,尹继善拍手称妙,“妙妙妙,果然是才高八斗,今天不妨与这位姑娘合作一曲,也不辜负了这良辰美酒。”

闻听此言,骆玉荻大方站起,与袁枚合作了一段《鸣凤记》的昆曲唱段。

天衣无缝、珠联璧合的表演,让屋内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

尹继善意犹未尽地说,“可惜今天太晚了,要不然可以多欣赏几段。”

“谢谢大人赏识,如蒙不弃,小生想拜您为座师,请您多多指教。”

袁枚看到张东官不断向自己使眼色,觉得火候已到,应该把拜师一事提到日程上了。

尹继善略一沉吟,皱着眉头说,“不是我眼光高,我以前还真没有收过徒弟,容我回去考虑一下。”

听完这话,张东官、瞻岱心里都咯噔一下,袁枚也呆站在原处,进退两难。

谁也没想到尹继善会委婉拒绝,更何况还有一个唱戏的骆玉荻在场。

为了打破这个令人难堪的气氛,瞻岱打圆场说,“这么大的事,确实需要尹兄回去想想,来来来,今天咱们就喝酒听曲儿,旁的事咱回头再说。”

他这场救得很及时,自视甚高的袁枚从尴尬中回过神来,闷闷地坐了回去。

接下来的气氛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和谐,大家都各怀心事地应酬着。

不久后,尹继善找了个借口早早离开了七贤居,留下郁闷的袁枚在苦苦思索着。

夜已经很深了,珠市口西街上的大悲庵还有一豆灯火。

在摇曳的烛光下,刚刚在七贤居参加完宴席的骆玉荻正在和一个中年尼姑说着话,

“师父,刚才我听尹继善说,雍正又要开千寿宴了,而且还是张东官负责宴席安排。我觉得我们可以借这个绝佳的机会下手,让这帮清狗当场毙命。”

“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不可鲁莽行事,容师父和你几个师叔好好商议一下。”紫云师太孙在云既欣慰又心疼地看着风尘仆仆的骆玉荻。

这二十多年来,在青莲师太甄士芬的精心调教下,聪慧过人的孙在云迅速成长。

师父甄士芬开创的白莲教分支青莲教在她的手中开枝散叶,徒子徒孙遍布直隶京师,连宫内都安插了不少眼线。

眼前的骆玉荻就是孙在云几年前收的徒弟,平时以唱戏卖艺为掩护,暗地里帮着青莲教打探消息,联络发展反清志士。

“我二师兄最近有什么消息吗?”骆玉荻关切地问陷入沉思的孙在云。

“没有,他最近一直想刺杀年兴,我在劝说他放下仇恨,以大局为重。”孙在云一想到这事就很犯愁。

自己的二徒弟叫戴知申,父亲戴铎曾经是雍正皇帝身边的“诸葛亮”,为雍正出谋划策了很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呢,还是让雍正给发配到年羹尧军前效力。最后,雍正借年羹尧的手杀了戴铎。

从此以后,戴知申就把杀父之仇记在了年家的头上,虽然年羹尧已死,但是这笔账还没有算。

这些年,戴知申到处寻找年羹尧小儿子年兴的下落,希望杀之而后快。

因为,年兴是年羹尧家在世的一根独苗了。要不是雍正格外开恩,不希望他年家断了香火,这年兴也早死了八百回了。

但是,戴知申所不知道的是,年兴也是白莲教的人,他是白莲天师贾士芳的三徒弟。

年兴是他在宫内当差的真名,他在白莲教的族谱里叫年知兴,算起来是戴知申的师兄弟。

虽然青莲教也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但是没有从属关系,她也不好点破此事,只能见招拆招,力劝徒弟不要感情用事。

按照九莲天尊陈述祖的部署,白莲教这些年十分重视发展朝廷的死对头和对立面,像年羹尧、戴铎这样被雍正害死的功臣之后,是他们发展徒众的重点对象。

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被雍正害的家破人亡的功臣后代们,大都怀着对雍正、对朝廷的怨气和痛恨,比较容易沟通和发展。

两人还想再说下去,突然窗外有动静,一个人影迅速略过,向房门的方向移动。

骆玉荻毕竟年轻,紧张地看着师父孙在云。

孙在云也是高度警惕,抽身去取挂在南墙上的宝剑,并用手在嘴上比划着,让骆玉荻不要出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