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变的意识(1 / 2)

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子良接应宁来家中小叙。应宁见到子良家中阔气的别墅和精美的装饰心生感叹,生活都已经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但古至诚仍然坚持求变,到底是为私心欲望还是公心宏愿?我们自家祖传的安贫乐道之心究竟是真自欺还是假境界?饭后,应宁,子良,古至诚三人在古至诚的书房喝茶聊天。

应宁:“古叔叔,您的藏书实在不少!这些书您都读过吗?”

古至诚:“勉强读完。”

应宁:“惭愧之至,我好像毕业之后一本囫囵书都没再看过了。”

子良:“彼此彼此,不用自责。”

应宁:“据说诸葛亮和周瑜的书房都没有书,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古至诚:“对于天才来说他们的任何怪异行为都不足为奇,也不值得常人借鉴。我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个普通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可以比肩那些天才级的人物。”

应宁:“能感受到您的谦卑是真实的。”

古至诚:“这些书都是我多年积攒下来的,如果有想看的书不用客气。”

应宁:“谢叔叔!您读书的动力是什么?”

古至诚:“现实中难免遇到困惑而又无处可询,这时候就会发现读书的神奇之处,体会到书的力量。”

应宁:“上学那会时间多,全靠读书打发时间,中断之后感觉有点难续上了。”

古至诚:“这事儿得长时间坚持下才会找到其中的乐趣。”

应宁:“坚持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坚持阅读那更是挑战中的挑战了。”

古至诚:“你可以在自家马桶边放本书试试。”

子良:“我还是觉得看手机更方便一些。”

古至诚:“电子设备搜索获取信息可能更加方便,但若想深刻领会神妙还是纸质书更胜一筹。”

应宁:“我认同叔叔的话,并有同感。”

子良:“这个时代节奏那么快,几个人有那个耐心。”

古至诚:“就‘耐心’两个字都够你领会琢磨很久了。”

应宁:“古叔叔,现在搞新团队做新研发,是您主动求变,还是被迫改变。”

子良:“结果都要变,有什么区别吗?”

应宁:“有,出发点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古至诚:“看来应宁是在用心看事和物,而不是用眼睛和耳朵。”

应宁:“我还没有在真正的事情中得到历练,看问题的角度本就单一,现在一紧张都有点心口不一了。”

古至诚:“紧张什么?”

应宁:“我没想过这么快就能和您这样的企业家坐在一起对话,不知道哪句该问,哪句不该说。”

古至诚:“问你最想知道的,说你最想说的就可以。”

应宁:“来这里前一直觉得求变意识是一个组织的首脑关心的问题,自己只要跟随执行即可。”

古至诚:“看来即使是草台班子,也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应宁:“从自己的意识,知识,社交以及应对时事儿的能力上上来讲,确实带来很大冲击。”

古至诚:“所以你现在对求变只有模糊的概念而不能清楚的认知?”

应宁:“正是这样。”

古至诚:“你先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应宁:“我现在只知道自己必须求变,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和工作需要,但一时竟不知该从哪里开始。”

古至诚:“我觉得你知道从哪里开始。”

应宁:“和大多数人一样,深知求变的关键因素是巨大的勇气。”

古至诚:“聊读书和求变,恐怕也只是想看看我是不是正儿八经的生意人,所求究竟是私欲还是公心吧?”

应宁:“古叔叔也是在验证子良对我的一些判断吧?”

古至诚:“我现在已经有基本判断了。”

应宁:“我相信古叔叔所求也并非仅仅是个人名利,您书房的这些书好像可没有教人谋取个人名利的。”

古至诚:“看来你很是厌恶追名逐利,但公私善恶还须谨慎辩证看待。”

应宁:“我现在的确还不能清晰辨别公私善恶,但若能借助实事体悟,假以时日一定可以理解您的话。”

古至诚:“你的基础很好。现在可以踏实参与这个项目了吧?”

应宁:“是的!我想知道您下定决心求变的深层逻辑,因为至少我觉得您并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古至诚:“有那么点钱用,不再用为温饱担忧而已,但我不想自己的心被手中的物质所掌控。”

应宁:“看来是我狭隘了。您做出求变决策的关键支撑是什么?”

古至诚:“去掉私心即可。”

应宁:“那该如何去掉私心?”

古至诚:“求变的风险无非是惧怕空耗自己的时间,损失自己的财货,背负不好的名声。这些是求变时最难根除的私心。想要根除这些私心需要巨大的勇气,勇气来自心志,心志越坚勇气越足。你有什么样的心志?”

应宁:“我目前的志向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

古至诚:“为何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

应宁:“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至诚:“说到人生价值,你又会联想什么?”

应宁:“自我存在的意义,成就带来的名声和财富。”

古至诚:“依然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名声和财富吗?”

应宁:“很难不去想名声和财富。”

古至诚:“自己的人生价值,既有公心,也有私心,还有执念。”

应宁:“我也知道不该有私心和执念,或许是因为概念不清,所以都混杂在了一起,一念出百念来。”

古至诚:“私心和执念只有在自己心里厘清了才是真的清晰,外界映射到心中的不算。你如果试着祛除私心和执念,心就会愈发感到宁静,通透,敞亮。信念便会越来越越强,心志自然会越来越坚定,勇气也随之越来越足。”

应宁:“这个似乎比较难体会。”

古至诚:“你觉得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

应宁:“持续的学习和坚韧不拔的耐性。”

古至诚:“不要和前因后果关联,也不要考虑私心,公心,执念。”

应宁:“那样的话,我只是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

古至诚:“再回答上面的问题,你觉得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

子良:“时时求变,事事求变,处处求变,没有边际,没有限制。”

古至诚:“和我体悟到的感觉基本一致了。如果你能坚定心志,勇气自然越来越足。”

应宁:“我似乎已经能感受到应对阻力的勇气。”

子良:“为什么要想那么复杂,顺其自然不就可以了吗?“

古至诚:“顺其自然的境界恐怕凡人很难达到,到达那个境界之前心早就被私心蒙蔽而且还不能自知。”

子良:“实在理解不了。”

应宁:“顺其自然是是顺着事物本来的性质自然发展,可不是跟着私心妄念肆意驰骋。”

古至诚:“先贤圣哲为什么总是教人去私心?因为人在无私心时候才能看清周围的人事物。”

应宁:“我一直都以为圣人教人去私心是为导人向善,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古至诚:“那是更高的境界了,但几千年来真正能做到祛除私心的人有多少呢?”

应宁:“从看清周围人事物的角度入手,似乎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古至诚:“我求变的底层逻辑能大概了解了吗?”

应宁:“您求变的底层逻辑就是没有逻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