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马上对谈青徐事38(1 / 2)

简雍的一番提点和告诫,让常青心里凭空添了不少担忧,同时还提醒了常青另一件事,那就是如今关东的几大势力已经有了抱团的趋势,常青,或者说诸葛家要想继续安稳的生活下去,就要准备选边了。

如今离历史上曹操大军征讨徐州还有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周旋于陶谦和臧霸之间,还要在战乱时固守好诸葛家的基业、保护好族人,更别说再之后,刘备、吕布、曹操,轮流入主徐州,打到下邳都快成一片白地了,徐州才算是稍微安稳了下来。

要在乱世中立足,真是太难了。

常青在马背上想着这些事,不由长叹一声。

在前面引路的简雍听到了常青的叹息,回首劝慰道:“简某虽然不知道你运这千多匹战马道琅琊是为了做什么,不过只要不是供给给陶恭祖,简某这里倒是有个法子能让你避一避臧宣高。”

一听简雍有办法,常青立时眼前一亮:“还请简先生赐教!”

简雍捋着胡子哈哈一笑:“这事说来也简单,平原常氏还算富有,你让族人先回琅琊,大肆宣扬常氏要在琅琊置办产业、田地,然后回去时你再叫上几十个族人,收上百多个徒附,到了臧宣高那,只说你是带着族人躲避战乱,到琅琊迁居的,这些战马只要都留在琅琊,臧宣高这人向来视琅琊为私有,肯定不会为难你们的。”

常青一撇嘴:“是现下不会为难我们吧?恐怕用不了多久,臧宣高就要到常氏的产业里强征战马了。”

简雍耸耸肩:“那没办法,臧宣高势大,琅琊国相又是个懦弱可欺的人,除非你常氏能拿这千多匹战马组建成一支骁勇之师,有千名精锐骑士加万名步卒,这样臧宣高自然不敢动你,若组不成,还不如拿战马换平安。”

简雍打马在前,幽幽道:“臧宣高这人,还是讲信义的,只要他承诺保你常氏周全,那你常氏在琅琊必然无忧。”

常青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写了好几个人名的之后被自己掰断的那张竹简,真是没想到,现如今臧霸都能名列其中了。

“多谢简先生指教,青回琅琊之后,自有分辨。”常青一时间有些泄气,原本想着靠熟知历史发展轨迹,知道将来谁有潜力,谁是土鸡瓦狗,自己就可以在这乱世之中要么和曹操、袁绍、刘备这样雄霸一方的人周旋一二,要么可以选一个天命之主投靠,安然混过乱世,谁曾想,历史的大潮还没过来,仅仅是一个连棋盘都上不了的臧宣高,就让自己左右为难到了这种程度。

以后真要见识到了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不知道心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想到诸葛珪还活着的时候,称赞过自己有神勇之姿,现在想想,当时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也是多亏了诸葛珪的计策,常青才能安然无恙。

有个智谋之士跟在身边就是好啊。

离开琅琊还不到一个月,常青已经开始怀念诸葛瑾和诸葛亮在自己身边的日子了。

看来我这辈子是当不成谋士了。

常青给自己下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定论。

……

二人纵马出城,常青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找刘备,所以就给馆驿的役夫留了个口信,告诉杨志回来之后留在馆驿等自己。

常青这边还在发愁怎么保住自己这些宝贝战马,毕竟是拿来组建保护诸葛家产业的骑兵的,要是随随便便就被臧霸给夺走了,那自己到头来不还是变成砧板上的鱼肉了吗,所谓没战马的时候是鱼肉,有了战马还是鱼肉,这战马不是白辛苦运过来了吗,还顺手替臧宣高充实了一下实力,这算怎么个事!

可简雍说的也对,谁让臧霸在琅琊和北海的边境上手握重兵呢,如果臧宣高是个讲究人,说不定还能靠着诸葛家的名声周旋一二,但他要是个不讲究的,等这批战马到了琅琊,恐怕在诸葛家新开辟的牧场里也待不了几个月。

至于简雍出的那个主意,中间还有一道常纯这个难题在,没这位老爷子点头,常氏的人,一个也别想离开平原,没有常氏的人真去琅琊打前站,这些马在两州边界上就得被臧霸扣下。

总而言之,臧霸这人真讨厌,好端端不在开阳守着,跑北边去作甚!

正在常青盘算着怎么对付臧霸的时候,简雍突然开口了。

“小兄弟,简某看你一直眉头紧锁,是不是还在忧虑臧宣高的事?”

常青看向正一脸坏笑的简雍,心底泛起一丝疑惑:“简先生可有赐教?”

简雍摆摆手:“赐教谈不上,你要是真畏惧臧霸,不如这样,你去请我家使君出兵琅琊,讨灭臧霸如何?”

常青心下震惊,还能有这个选项?

“可,可以吗?”

“来,我与你说些军事上的机密。”简雍微笑道:“近些说话。”

常青有些为难,这种话听了之后是不是就相当于上了刘备的船?以后诸葛氏和常氏是不是就需要时刻跟从刘备了?

简雍看常青不仅没跟上,还停在了后面,不耐烦道:“小子在胡乱想什么呢!我家使君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听了也无妨!”

常青点点头,乖乖打马来到了简雍身边。

“这天下的大势我就不与你详说了,说来也无益。”简雍说:“我只说青州、冀州这里的形势。”

“一句话,公孙瓒争不过袁绍,年初龙凑之败,公孙瓒大队人马已经退回了幽州,平原这里也就剩下使君的兵马在坚持,但实际上已经独木难支了,用不了多久,就得放弃平原。”

“不是说关司马在前线打得不错吗?”常青有些诧异,这和自己打听到的情报完全不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