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规则是用来限制普通人的(1 / 2)

董梅一开始担心自己的蹩脚英语会听不懂课堂上老师说什么,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多虑了。

美国的课堂,主打一个自由。班上人数不多,20人左右,没有固定座位,大家随便坐,坐累了起来走走都行。老师讲的英语也很照顾班上的国际学生,用的都是比较浅显的语言。一旦涉及艺术专业上的专有名词,或者欧洲人的一长串的名字,老师还会在屏幕上打出来,先读一遍,让大家熟悉一下。

一开始的艺术鉴赏课还算简单,在国内已经学过了。接下来要学习设计、画图用的软件,董梅就比较头疼了。电脑课一向是她的弱项,加上英语还是第二语言,听着听着就神游太空了;后来一上电脑课她就拿出手机玩。

作业方面倒不用担心,伍子富拍着胸脯说:“找Kelvin就行!”Kelvin倒也面不改色,直截了当地说:“加钱就行。”

于是伍子富给Kelvin加了一倍的工资,遇上较大工作量的项目还会额外再加钱。Kelvin从此同时负担了伍子富和董梅两个人的作业。Kelvin也够厉害的,艺术课的作业,他也能完成得非常出彩。艺术专业用的软件,对他而言更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各种要求。艺术鉴赏课的鉴赏作文作业,他居然也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采斐然,能让英语专业学生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都感到汗颜。

有一次Kelvin帮董梅写的作业写得太出彩了,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表扬了董梅。

“各位,我实在没想到,上次对于著名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的设计风格的鉴赏,来自中国的梅能做出如此专业和深入的分析。不过从她平时的穿衣风格,我应该早就想到她应该很喜欢卡尔·拉格菲尔德的作品和风格。她在文中还提到了,如果能把号称面料魔术师的三宅一生(IsseyMiyake)的作品与卡尔·拉格菲尔德的作品相融合,必定能创造出时尚界的经典作品。同学们,这就是我一直推崇的创新精神!梅平时课堂上话不多,但是写出来的英文非常专业和标准,我们邀请她上台来为我们读读这篇杰出的文章吧!”

董梅眼睛都瞪圆了。啥?我还成了范文作者了?还要我当众朗读?

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董梅迫不得已走上讲台,拿着这篇Kelvin在网上东拼西凑然后用自己超强的语言能力整合出来的缝合怪,磕磕绊绊地读了一遍。其中不断出现的聱牙佶屈的欧洲人名、日本人名、品牌名字和专业名称,让她脸一阵红一阵白。还好从小在国内主持过大大小小的舞台节目,让她有足够的脸皮和胆量,让她假装自信和优雅地完成了读稿。反正不认识的单词就按汉语拼音来读吧,自己有外国人身份掩护,不会露馅的。

回家后董梅对Kelvin一阵吐槽:“Kelvin你咋这么厉害啊?艺术专业的东西你都懂得这么多?你写的文章居然还成了范文,老师还让我上台演讲。差点被你害死了!”

Kelvin冷漠地说:“只要你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什么样的文章写不出来?哪怕是理工科的论文,只要杜撰出相对合理范围内的实验数据,也能很快地完成出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在未来,人工智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我的这些信息搜索和语言润色的功能,几秒钟就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