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但愿一识韩荆州779(2 / 2)

  她的包容让他觉得心惊:“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他的眼眶有些发热,他忙别过头去:“那就写些完全不一样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不甘于活在四方的天底下,所以选择逃家出海,结果碰上了龙吸水,一阵狂风,让他来到了海外诸国。他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也见了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姑娘……”

  他写了一段又一段,她就为他画了一幅又一幅的插画。故事一旦开头,就无法停驻,无论多么天马行空,他们都想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尾。身处此世,无论藏身在哪里,他们都不可能收获真正的圆满,可在他的故事里,他们永远都是相爱的,也只是相爱而已。

  刘瑾的动作非常快,在回去不久,他就提交了一份官员私下关系图,交到了月池手上。到了今时今日,关于官员的选拔程序已经日趋规范了。对荫补子弟而言,只有能够通过栓选之试,才能能够获得官职。

  而只有为官经验,且历年考核皆为称职的官员,才有参加遴选的机会。遴选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考核的内容除了经义之外,重点考察该职位所需的知识。比如此次选拔治农官,重点考察的就是农学。一时之间,各大书肆中的农学书籍被一抢而空。

  而在笔试过后,便是面试。随着遴选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自然不能什么事都要皇帝陛下亲自出席。廷议后,大家就决定此次由吏部、户部、与司礼监一道联合考察。吏部是文官的耳目,司礼监是皇上的耳目,而户部本来就是治农官的上峰,当然也得出人。这些人会根据应试者的表现,以及刘瑾提供的关系网名册,来决定最后的人选。

  不过,对应试者而言,考上了也不代表乌纱帽戴稳了,之后等待他们的还有两年的考察期,如若考评不称职,一样要丢官去职。

  乍看这样的升迁方式实在太过繁琐,要求又较高,竞争难度实在太大,可即便如此,想来一试的官员还是数不胜数。对于许多京中的低级官员而言,与其在京中熬日子,还不如乘机外放出去,博一个海阔天空。而且依照明廷“内外皆历”的升迁规则,低级中央官需流向地方,高级中央官员须有地方任事经历。超与其被外放到没前途的位置,还不如搭上这股东风。京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底下,各行省内的官吏们更是卯足了劲,盼着能等到本省的劝农参政上任后,能有机会被选到他的麾下一展宏图。

  这一批官员派出,为农政发展打下了牢固的人事基础。月池更是提议通过迁秩升官、赏赐实物、树碑立传等形式,鼓励技术发展和工具发明,对治农有功、应灾有道的官员大加褒奖。而她判断是否有功的方式,再也不是像过去一样,只看赋税,而是着重看民生。辖区内发展了多少产业,有多少流民安定,有多少新生婴儿,修建了多少公共设施,包括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和育婴堂等等,都是月度上报和年终考核的事宜。

  对于她的提议,衙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与民修养生息的好办法。不少人甚至开始摇旗呐喊。月池还从来没听到过这么多溢美之词,别说文化人夸起人来,还真是花样多。

  有夸她为国为民,不谋私利的。有赞她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关心民生的。有人说她的考核标准,细致清楚,重视实务。更有一票人感恩戴德,说自家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收入微薄,李尚书这样厚赐官员,无异于活菩萨,救苦救难。说到最后,还有人感动地流出了眼泪。<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 女扮男装&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