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角逐京师?德州城?明阳城?34(1 / 2)

南方孝皇帝三年,北方昭明可汗元三年。

二月。

北方昭明可汗决定,趁南方衰弱与内乱,对南方开始进行全面入侵与征伐。

南方孝皇帝决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开始筹措资源对德州城进行进攻。

新世界势力决定,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同时实现自己的愿景,开始加大对梅山以南区域的攻占与经营。

三方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开始了这场豪赌,究竟战争女神的天秤会向哪方倾斜,不得而知。但最终这三场战争总会有一个胜者站在这历史的舞台上,至于如何叙述历史,那就是剩下的那一方的表演了。

二月,春天尚未完全接手这个时段,冬天的寒冷依然时而肆虐,草原上和北方的风依然凛冽,从西部战场转战而来的兵士,看着这以往做梦都想来的京师,一切是那样的美好,一切是那样的新奇,一切也是那样的充满诱惑……

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中间由南北走向的金牛山相隔。

在南北走向金牛山与东西走向的太阳山相碰撞的地方,形成了一个隆起的高山,人们称其为“耸山”,而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连通之道就在金牛山翻过耸山之后与天泉河的谷地处,在耸山以南的金牛山脉被成为金牛南段,北部被称为金牛北段,帝国的大部军事调配及物资从此处向京师进行运送。

金牛南段山脉自北向南山脉逐渐降低,在与梅山接壤处逐渐趋于平坦,在此处设置了“永隆城”,永隆城位于梅山以北地区,此处道路狭窄,小山脉与河流密布,为当地“刘氏”世家控制,由于地理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经济缓慢。时而受朝廷控制,时而脱离控制,作为帝国的征伐不力之地一直存在。当帝国兴盛时期,此区域便选择臣服于帝国,作为一方辖区受其辖制;当帝国处于衰落时期,此区域便选择自守以安保其地。至于帝国的兴盛与衰落,这两种形式,哪种对于该区域是最好的,只能说也许衰落时所获取的利益是最大的,但风险也是最大的,稍有不慎就有面临被对方势力围攻的风险。

二月中旬,晓春关、天峡关一线传来军报,北方昭明可汗率军直指京师,中部战线由左贤王妥欢帖木儿率军进行攻击,西部战线由右贤王完颜丙炎进行攻击,其中尤以东西两线兵力最为雄厚。

西线所调遣的兵力在此刻已无法在按照要求在对德州城发起进攻,一方面西线部队要作为机动部队防止德州城对京师发起进攻,另一方面也要对可能出现败退的东线晓春关和天峡关一线进行预备。唯一的优势是帝国目前还完整的控制着中部地区,在之前的贺兰城保卫战中,周围的卫星城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右丞相齐君止和左丞相藏钦陵以及兵部尚书共同会见孝皇帝。

会议在肃穆且沉重的氛围中进行。

帝国安危在此一役,存亡与否,就在眼前。

会议开始:

孝皇帝道:眼下形势,诸位有何良策?

沉默中,或许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许不知道谁先回答?或许不知道所答是否合乎上意?……

可怕的沉默、可怕的无声,安静的都可以听到屋外的风声。

孝皇帝自顾说道:致理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

左丞相率先开口道:陛下,如今之际,唯有据守京师,以作为天下人精神之所在,一旦退却,则一切将无挽回之机;另者与南北双方任何一方媾和,英雄难敌四手,无论如何我方也无法承担两方的共同进攻,唯有和其一方,而可集全力而战一方。至于和哪一方,还需陛下圣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