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诡异(1 / 2)

胡轲的这种认识并非空穴来风,后来欧洲人横扫世界的殖民浩劫,证明了其中蕴含的巨大财富,不可估量。

“但是先生,你之前也说过,东南沿海的许多世家大族,自前宋起就开始从事海洋贸易。如果也让他们参与进来,那么在之后的竞争中,他们很可能会凭借过去的经验,压过藩王们一头。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这一步,那么先生之前的计划岂不是都要落空?”好学生朱棣第一时间就指出了胡老师话中的漏洞。

然而,当胡轲听到朱棣这样的提问时,他的表情瞬间从散漫变得严肃。

“这就是我建议让这些世家大族也加入到海洋贸易中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不能让藩王和贵族过得太安逸。

把这条鲶鱼加入到竞争中,就会使藩王和贵族时刻保持紧张,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危机的存在,才能让他们认真去做,用心去做。

只有他们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去处理这件事,才能使这个可以为大明王朝续命的方法,真正长久地实施下去。”

“但如果真的有世家大族趁着这个机会压过藩王们一头,那势必会形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有什么方法可以打破僵局?”年轻的朱棣继续追问。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大明的藩王们依靠朝廷的政策支持和贵族们提供的巨额财富,还是无法与那些世家大族抗衡,那么大明也该**了。”

胡轲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屑,他认为,如果一个团队连一个闭眼赚钱的事情都做不好,说明这个团队内部已经**到了极点。如果他们还有一丝想要生存下去的意愿,就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局面。

此时,墙的另一边,朱标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他身边的毛骧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表现出极度的愤怒,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是他也认为胡轲刚才说的话有些道理。

这时,年轻的朱棣听完胡轲的话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皇子,当话题涉及到大明的国政时,他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思维也迅速活跃起来。

随着话题的深入,他发现与胡轲的交流竟然直接指向了自己这个藩王的头上。

他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瞬间提升到了极致。

虽然在与胡轲的对话中,他显然是处于劣势,只能虚心接受对方的教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思维能力比胡轲差。他之所以处于这样明显的劣势,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见识没有胡轲那么宽广。

相反,作为从小就接受过名家大儒亲自教导的学生,以及凭借皇子身份接触到一些普通人无法接触的皇家秘密,朱棣在思考问题时,有时甚至比胡轲还要深刻一些。

例如,当胡轲的三个策略全部说完后,朱棣现在脑海中思考的,除了让藩王参与此事对朝廷有多大的好处,还在思考,藩王获得巨额财富后,是否会对朝廷的权威构成威胁。

但这个想法只是在朱棣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要开展这件事,大概率会落在自己这个燕王的头上。

而此时一直在父兄庇护下成长的朱棣扪心自问,他这辈子当然不可能有篡位的心思。

不要说他现在的父皇是千古未有的圣明君主,自己这萤火之光根本无法与皓月争辉,就是大明的下一任君主,自己的太子大哥朱标,他心里也只有尊重和崇拜。

作为臣子和皇弟,他心里根本不敢有,也不可能有一丝对父兄不敬的想法。

这样一来,只要后面这些事情都是由他自己来操持,他就能确保自己这个燕王一定会成为大明皇权最坚强的捍卫者。

等自己的事业奋斗出来后,他一定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协助父皇或皇兄,将大明的天下治理成万代敬仰的盛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