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当年的事迹72(1 / 2)

朱棣此刻能够想象,在无数个日夜,当他与小先生共同探讨期待的话题时,毛骧这个就躲在小先生背后的墙壁后面,侧耳倾听他们所有的讨论。

想到这一幕,朱棣一方面对毛骧这种极度恶劣的行为感到愤怒,另一方面,他也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要知道,他和胡轲讨论的内容并非都是忠君爱国的话题,他们谈论了很多批评大明朝政,甚至批评皇权的言论。

同时,他们对孔子、孟子的态度也出奇地一致,展现出了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独特理解。

朱棣心里非常清楚,他之所以会被胡轲这个不起眼的家伙吸引,是因为那天偶然听到了他在牢房里宣扬他那套奇怪的“抡语”。

当时的场面让朱棣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好笑。

那一次,他本来是去诏狱执行正常的巡查任务,却意外地听到了胡轲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落魄官员进行激烈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那位年长的官员被关进来后,一直在嚎叫自己冤枉。而胡轲这个家伙,在忍了一会儿后,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情绪,呛了那个老夫子一顿。

面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质疑,原本就觉得自己非常冤枉的老夫子自然无法忍受,立刻搬出夫子的话来斥责胡轲这个无礼的小子。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胡轲内心的怨气丝毫不比他这个老年人少。

在听到老夫子口中的夫子之道后,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爆发出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战斗欲。

老夫子让他谦虚,说智慧广博如孔子当年都强调“不耻下问”,现在胡轲这个年轻人面对自己这样学富五车的长者,最起码应该做到“乐于上问”。

胡轲的反击来得直截了当,直接对老夫子说,孔子当年说“不耻下问”的意思是,“看到我而不觉得羞愧的人,就应该去地下问问我当年的事迹”。

这一击让老夫子攒了几十年的功德瞬间消散了大半,一口老血瞬间涌上心头。

但因为毕竟还有大半生的功力没有被散去,老夫子这个时候还是强行压住了自己的血压。

接着,老夫子又借孔子的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来训斥胡轲,说他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歪门邪道,完全是因为学习能力太弱,远没有达到能充分理解孔子箴言的能力。

而胡轲对对方的指责也一点都不让步,当即就对着老夫子吼道:“孔子这话的意思是力量不如我的人,在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

紧接着,在那位老夫子一脸懵逼的表情中,胡轲又加上了自己适合于线下环境的全新解释。

“孔子所说的就是现在这种事情,你既然嗓子门不如小爷我强,那就只有在那里默默挨骂的份。”

胡轲最终还是达成了他的目的,因为那个老夫子这一次毕生的功德全部被他一番曲解给消耗光了。

一口老血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直接喷了出来,整个人随即也昏倒了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