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当年的事迹72(2 / 2)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拥有着有趣灵魂的胡轲才被堂堂燕王殿下纳入了重点关注的名单。

两个人是通过这种多少显得有些奇特的方式相遇,因此可想而知,这两个人在日后所谈论的内容中,有多少东西都与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完全不符。

想到这里,原本对于活还没干完就被卸磨杀驴的毛骧,还有着些许同情的朱棣,这个时候也只想让这个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家伙,早日去死。

他可以想象得到,若自己与胡轲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传出去之后,就算父皇对自己再重视,那个时候也不得不用自己的脑袋去平息天下士人的怒火。

想到这里,朱棣也不顾胡轲还没有从越狱的风险中完全解除出来,便直接开口问道。

“小先生,现如今可有立刻让毛骧去死的法子。”意识到危机就在眼下,朱棣这时候语气也不由得低沉了下来。

而那边还在因为自己愚蠢且无效的越狱行为不停懊恼的胡轲,在听到朱汜这般言语之后,他整个人面色一沉也当即反应了过来。

“我就说毛骧这个家伙那一日莫名其妙过来之后,竟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胡惟庸在滁州安排人手教导我这种瞎扯的话里来。感情这家伙背地里了本先生的课,非但连学费都不肯掏,反而接二连三的为难于我。

等着,他日我若有了沉冤得雪的机会,定然回老家写一本长篇巨著,把他毛骧弄得和秦桧一样臭名昭著。

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锦衣卫毛骧降倭实录》。”这个时候满心愤懑的胡轲甚至直接从桌子上坐了起来,眼神愈发狠厉的同时,说出来的话也不由得漏了一嘴。

胡轲不小心蹦出来的‘锦衣卫’三个字,瞬间将朱汜的注意力从如何弄死毛骧这件事上转移开了。

“先生,我大明如今有十三个禁军亲卫,这里面卫所名称众多,可唯独没有锦衣卫这样的编制。”

作为自小就在军队里历练出来的王爷,朱棣对于大明军队的情况十分清楚,同样也十分敏感。

“你听错了,我说的是锦衣毛骧降倭,没有那个‘卫’字。”

毛骧原本是个不愁吃穿的人,但最后却因为背叛朝廷和天下,投靠了那个身高不足五尺的倭寇,成为了他的奴隶。尽管胡轲在与朱汜的交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还是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眼前的尴尬。朱汜告诉胡轲,他应该先回来,而不是担心其他事情。尽管朱汜知道胡轲在胡说八道,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所以没有继续追问。

诏狱的牢房上部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这一次的脚步声并不像之前羽林左卫集结时那样整齐。朱汜非常清楚,这是亲军都尉府的人临时集结起来的声音。他告诉胡轲,如果胡轲不尽快回来,他将无法摆脱越狱的罪名。胡轲对此并不在意,他认为越狱的罪名在他被胡惟庸牵连到的罪名面前微不足道。他甚至躺下来,闭上眼睛,表现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然而,朱汜不能像胡轲那样置之不理。他知道自己在诏狱里交到的这个朋友,胡轲,还有机会被救出去。在一番激烈的思考后,朱汜突然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胡轲,他本来想把一个好消息当作一个惊喜送给胡轲,但现在不能再瞒下去了。朱汜表示,他在混乱中遇到了一个以前的同事,并承诺给他一些好处,以改善他们的食物。

胡轲虽然知道朱汜在吊他的胃口,但他的好奇心还是被吸引了。他要求朱汜直接告诉他,而不是在这里卖关子。朱汜告诉他,他遇到了一个以前的同事,并承诺给他一些好处,以改善他们的食物。胡轲对此感到高兴和惊讶,因为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好东西了。他责怪朱汜没有早点使用这个渠道,让他白白挨饿。

朱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张大了嘴站在那里。胡轲告诉他,如果他们不尽快把他拉上去,亲军都尉府的人就会发现他越狱的消息,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他受刑的痛苦。胡轲从桌子上跳了起来,朱汜帮助他回到了牢房。

胡轲感慨朱汜虽然看起来不强壮,但手臂很有力。朱汜告诉他,他们应该尽快找到他之前散落在牢房里的石头,以堵住洞口,避免被发现。胡轲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因为密室那边的痕迹也无法消除。朱汜表示,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