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努力挣钱(1 / 2)

刚把标题写出来,陈家林就觉得不妥当了。

想了想,他把“奇幻”默默的擦了,改成“梦幻”。

这时候,“奇幻”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至少在国内没有,因为它是一个外译词。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词应该十年后才会出现。

现在用它,有点不贴地气,改成“梦幻”或许更合适。

“少年派的梦幻漂流?”

大姐的声音在后面轻轻传来。

陈家林头也没抬:“对,我准备写个故事投稿到杂志社去。”

“你……”

看着埋头奋笔疾书的弟弟,陈家桦有点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弟弟为什么想要写作,她能猜得出来。

无非就是刚才听了自己说稿费很多的话,想要赚钱。

可问题是,这钱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赚的。

自己的弟弟是个什么水平,陈家桦清楚得很。

才刚上初中,平时语文考试连及格都做不到,写作什么的简直就跟说笑一样。

现在突然说要写作,这不是胡闹吗?

不过,看着弟弟认真的趴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进练习簿,她突然又觉得这挺好的。

弟弟想写作,就让他写嘛,总比整天在外头和那几个混子同学瞎折腾的强。

反正只是一头热的事情,过个几天大概就会熄火。

于是,陈家桦只说了一句“那你好好写”,便不再理会。

陈家林也没看大姐,自顾自的继续写着。

他之所以选择《少年派》来试水,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这个故事比较“童话”。

说白了就是人物关系简单,故事的剧情也并不复杂,以他现在这个年纪写出来,不会突兀。

二则是他对这个故事特别熟悉。

当初看了电影以后觉得有趣,特地去看了小说,一直很喜欢,记忆犹新。

陈家林简单做了一下构想,只要把里面宗教方面的内容做一下减法,再做本土嫁接写出来,应该不会太难。

况且还有电影助攻,许多情节的画面感都很强,这大大降低了他“创作”的难度。

“你是在动物园长大的?”

“出生也在那里,那个动物园在一个小镇里,我的父亲是动物园长……”

陈家林结合电影的情节,故事一开始就是两个人在聊天。

采访主人公的白人,变成了国内某位知名的中年作家。

他因为听说了主人公在海上漂流和探险的事情,很适合当故事的素材,所以特地找了过来。

而主人公陈派,则是一个生长在南洋的华人少年。

陈派在作家所谓强调故事性的暗示下,讲述起自己和家人的故事。

陈家林一边思索,一边写着。

讲真,他的速度一点也不快。

动笔写字的速度比起敲键盘来说,实在差远了。

况且他还会有提笔忘字的情况,好多时候都要想一想,才能把字顺顺当当的写出来。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陈家林才写了不到三千字。

这和他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本来想着像自己这样的“再创作”,不论如何一晚上也能搞个万把字的。

可现在看来,有点想当然了。

“慢点就慢点,努力写就是了,总能写完的。”

一整天了,为了琢磨写作这件事情,陈家林的脑子一直在高速运转,这时放下笔,身体一贴到床上,很快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直到第二天,母亲的声音把他从梦里叫醒。

“家林,快醒醒,起来领你二哥到外头转转。”

“呃……”

陈家林从床上坐起,先揉了揉眼睛。

他看了一眼周围,母亲已经在厨房里忙碌,二哥还是傻坐在小板凳上,只是没看到大姐的身影。

“我姐呢?”

陈家林一边穿衣服,一边问。

母亲头也不回的回答:“我让你姐去你大舅家要点煤,家里的煤用完了。”

“哦,这样啊。”

陈家林点点头。

家里用的煤球,平时都是买了煤末和黄泥回来自制的。

一般在过年前,应该就要把煤球都准备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