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小山村的难题34(2 / 2)

对于靠近海滨的溪涌村来说,政府是不鼓励发展工业的,有污染的企业更加不可以。而且深圳的工业在往外走。

这就提出了一个难题,靠旅游业?好像位置又不是第一梯队的,项目很难做旺。

旅游地产算是一个方向,在发达国家,像溪涌这样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做城市的后花园,提供顶级的私人度假房产。从中国人的风水来讲,这地方的风水也是绝佳。溪涌北面是山,是真正的靠山,而且山不太高,南面是大海,真正的面朝大海。

我也和村长讨论到这样问题,我不能给建议。主要顾虑的就是培养这样的消费群体,这确实有点风险过大。

在深圳,这样面对富豪的休闲项目都不是很成功,东部华侨城的山顶别墅就很少有真正住在里面的。杂草丛生,已经空置了很多人年。最近十几年深圳的房价都在大涨,买这个楼盘的人是非常难受。但是我们有上去看房,好的差不多要一个亿人民币。十多年过去了,其他的房子都涨价五六倍。这里的房价不单是没有涨,根本就很难出手。

市场不成熟。虽然这些年一路发展下来,已经有一些人财富自由了,钱是根本花不了。但是并没有出现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私人订制高端服务。最典型的就是很少有考虑家庭医生,私人度假屋。

在深圳,茂业集团早些年就开发了顶级的酒店式公寓,在世界金融中心,管理费是是每个月每平方米28元。。公寓的使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公寓楼也都成了写字楼用。本来定位是高端的私人酒店物业,最后实际变了用途。

溪涌要发展这种度假的住宅,只能走高端路线,但是风险不小。不是资金的问题,有这方面闲置资金的人很多,还不能确认已经有这样的消费理念。最主要的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我们很难真正的放下一切去度假,安静的在一个度假屋。

这种度假式住宅,是一种生活的偶尔消遣模式。有点类似于跑车,买跑车的人一定是有了家庭用车、商务用车之后,买来作为偶尔的私人用途。这一消费群体,不仅要有丰厚的经济基础,还要有尽情享受的生活态度。

可能是传统吧,现在大部分第一代创业者,都很习惯节约。虽然二代里有些消费升级,但是往往是负面的效果。讲究实惠,凡事都讲性价比的消费习惯是我们的传统,这倍率是好的一面,现在却已经在很多地方制约了高端奢华消费的发展。

和晓雯一起在海边,我们聊了一会,就不自觉的聊到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心情变得沉重。我们也没有脱鞋,就在沙滩上走了一会。我也带晓雯去溪涌村看了看,看了朋友买的村屋。她也觉得特别喜欢。

我们就畅想了一下,如果我们老了,真可以在这样的地方来养老。一起种花,甚至可以在村子外面租块地,自己种菜。

晓雯从小就没有种过菜,连种花也不会。我就给她讲我最早的时候中国的一盆花,文竹。这可能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经历了。全校有一千多学员,只有一个养花的,就是我。那不是普通的难。

我打住了,还是留着以后再讲。今天要和晓雯聊聊开心的事。

深圳的气温在晚上变得很凉爽,而且今天还有点微风。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过的很快,而且我们居然忘记了今天听到的哪些让晓雯感觉到不快的事,不理那些事了,晓雯咳嗽了一下。可能是海风使她受凉。必须赶快送她回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