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建水泛舟怀秋图(1 / 2)

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洒在繁华的城中街道上,这一天,沈清川如往常一样,邀请叶醇去城中逛逛。他身着长袍,手持折扇,不时与身旁的叶醇说笑着。

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瑶台坊。远远地,他们便看到庆云居正堂内人头攒动,围成了一团。

沈清川眉头微挑,脸上露出好奇之色,他侧头对叶醇说:“叶兄,看来今日瑶台坊有热闹可看,我们不妨去凑凑热闹。”

说罢,两人加快步伐,穿过熙攘的人群,挤进了庆云居正堂。

只见众人围在一幅古朴的画卷前,画卷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建水泛舟图”五个字。

沈清川环顾四周,发现人群中不乏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他们或皱眉沉思,或振臂高呼,似乎都对这幅画的真伪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轻摇折扇,走到人群中央,试图听清众人的争论内容。

“近日庆云居将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书画拍卖会,这幅画据说是会上最稀有的三幅作品之一!”

一位中年书生目光灼灼地指着那幅画,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敬仰。

“那这幅画究竟有何不凡之处,竟然能吸引这么多人围在这里?”旁边一位年轻的士子好奇地问道。

“你看这落款,写着‘素雪’二字。”

中年书生指着画作的左下角,那里钤着一枚精致的印章,上面刻着“素雪”两个纯朴小字。

“素雪,乃是我胤朝仁帝时期著名的女画家明静仪的号。她的画作传世极少,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明静仪?这个名字我似乎听说过,但关于她的画作,我却知之甚少。”

年轻士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孤陋寡闻了不是。”中年书生将手中折扇合拢,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明静仪不仅是我胤朝少有的女画家,更是能书善画,尤工山水。她的画作意境深远,笔墨间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

更难得的是,她除了擅长绘画之外,还精通骑马、走索、射弹等技艺,被誉为仁帝时期的才女,也是当时的皇室教师。”

“原来如此!”

年轻士子恍然大悟,目光再次投向那幅画作,眼中满是敬仰与期待:“那这幅画若是明静仪的真迹,岂不是极为珍贵?”

“正是如此。”中年书生点了点头,目光也变得凝重起来。

“不过,庆云居也担心这画的真伪难以辨别,所以请了许多木兰城的名士们前来鉴赏,晚间还有别的书画也将摆出来让大家鉴赏一番,虽说这是庆云居为拍卖会蓄势的手段,不过对我们来说可是一饱眼福了。”

周围的议论声也逐渐响了起来,众人围聚了过来,议论着这幅画的来历与价值。

听到众人说起明静仪的名字,叶醇脑海中却突然出现了一段回忆: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那时的叶醇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在香雪城的家中书房一隅挂着一幅画作,那幅画被称作《陌离公主远嫁图》。

他记得母亲说过,这幅画是胤朝仁帝时期女画家明静仪的杰作。

画的是修文五十年,秋陌离被册封为陌离公主,在天拓海峡坐上大船,出行远嫁至北陆草原青阳部的情景。

那幅画笔触磅礴,天拓海峡在画中显得极宽极广,水汽蒸腾像是扑面而来,隐约能听到海浪奔腾的声音。

大船在波涛中起伏,如同秋风中离开大树的枝桠随风飘摇的落叶。

而在这波澜壮阔的景象之下,陌离公主的身影显得无比纤细而寂寞,她的眼中满是不舍与决绝,仿佛她在这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了这一刹那。

而那幅画的落款却是明静仪传世作品中唯一的“静仪”两个字。

“母亲,为什么这位公主看起来这么伤心?”年幼的叶醇不解地问道。

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轻轻叹了口气:“因为她即将离开自己熟悉的故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虽然这是当时很多人所不希望见到的,但世事无奈,谁能抵抗命运的捉弄呢。”

小小的叶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那幅画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却如同烙印一般,从此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

庆云居的堂中,气氛因一幅画作而热烈起来。

一位穿着深蓝色官服的中年学士,面容严肃,他放下手中精致的白瓷茶杯,声音洪亮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依我看,这幅画必是伪作。”

他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众人。

“静仪大家她确实好山水不假,且画风雍容华贵,大气磅礴,虽为女子,却作雄文。

但诸位请看,此画虽也是山水,画中的建水十分宽广,看似有几分大气,然而江上小舟的笔锋却异常细腻,江上风雅气清,透露出的是恬淡闲适之意。

这与静仪大家的风格,显然是不相符的。”

话音未落,一位摇着折扇、胡子有些发白的老人便站了出来,他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对中年学士的论断并不认同。

“你所说虽有几分道理,但你似乎没有看仔细啊。”

老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小觑的气势。

“这幅画所用的纸张材质,乃是仁帝时期,天启城最为有名的修文瓷青纸。

虽然不知现在这幅画是谁所藏,一点也不知道好好保存,已经有了些毁损,但仍旧可以辨认出这就是当年的古纸。

此外,画上有明静仪大师的三方印章,字迹清晰,印章古朴,绝非伪造。

再看这题跋,内容真挚,绝无任何问题。”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叶兄,你如此擅长书法,想必作画水平也是不一般的,你觉得这幅画是真是假?”

沈清川也被这幅画所吸引,听了众人争论,转身看向一旁同样在观画的叶醇,认真问道。

叶醇原本站在画作的远处,闻言便缓缓走近,目光仔细地扫过画作的每一寸。

他微微蹙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然后才缓缓开口:“沈兄,我对其他画家其实了解不多,但说到这位素雪,我却是有几分了解的。”

他指着画作,开始详细分析:

“首先看款识,画作最上方写着‘泛舟之趣,独缺一人’,下方则是‘修文五十一年夏于建水’。

再看这画家的印章,刻着‘素雪’二字。

画的左右两侧,各有静仪大家的印章,左侧是白文方印的‘仪然自乐’,右侧是‘秋雪堂章’的朱文方印。

对于怎么辨别印章的真假,沈兄比我懂得多,想来也看出不是等闲仿作就能有的水平。”

沈清川点头,他的目光也随着叶醇的指引,在画作上流转。

他确实也看出了这些印章的不凡之处,但听到叶醇接下来的分析,他的眼中不由露出了惊讶之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