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卅年番外(1 / 2)

  发觉奴仆一头雾水,他便又加了一句,“克明他如今在哪?”

  奴仆惊奇地,诧异地,谨慎地回答:“郎君卒了,如今尚在灵堂。”

  李世民面色一白。

  噢,原来不是梦啊……

  他怔怔坐在床上,又泣泪数行。

  奴仆从未见过一个皇帝这么能哭,之前灵堂上便没有顾及皇帝身份在恸哭,杜府的人怕皇帝身体出问题,请求他不要哀思过度,却只能听他悲不自胜哭啼:“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我视克明若亲,此时唯有掩泣。”

  而如今,他也不管身旁是什么人,感而泣下:“吾失克明,如失一臂。”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若不说它真意,只开玩笑说这句话指女儿家重感情,易哭,青霓便觉得,李世民才真真是水做的骨肉。

  贞观二十年,杜如晦死时,他径直在灵堂上哭晕过去。

  贞观二十一年,岳舅高士廉去世,他不遵医嘱,哭得长孙无忌强忍悲痛,拦路请求他不要到高府哭灵,应当保重身体。李世民被拦下后,返回东苑,望着南方痛哭流涕。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死于七十高龄,李世民与他握手辞别,在房玄龄床前痛哭许久。

  连着三年,李世民送走了三位亲人,动不动就数日不食,少食,悲痛得骨瘦形销。他已经五十岁了,这么糟践身体,又怎么能不病倒,青霓已经不止一次偷偷潜入皇宫中,给他施加幻境,硬塞食物进他口中,免得这人伤心坏了身体。

  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就连李靖也去了,临终前,李靖握着李世民的手,苦苦哀求他:“陛下,莫要为臣忧悴,臣快八十岁,已是喜丧了。臣先行一步,而这大唐,还需要陛下为它保驾。”

  李世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反握着李靖的手,泣涕涟涟,“药师安心去罢,莫要挂念,莫要……挂念……”

  相比较他那些大臣年岁而言,李世民小了他们至少二十余岁,若玩笑话称之,说得上是幼主了,于是,出了李府后,他泫然下泣,抬起衣袖,不顾在街头便一直拭泪,神情恍惚间,他来到了滋味楼里,见到山鬼后,如半梦半醒,问出声来:“足下,我是不是要……一个个送走我那些大臣们?”

  历史上,李世民该是今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三年死去,然而青霓一直有在偷偷为他调养身体,增加寿命,他活得必然会比历史上长久。

  山鬼坐在枝桠上,垂眸凝视着唐皇,他彷徨若孩童。

  他很痛苦,可很多政策仍在起步。世家在被打压着,二十年来,科举出现了不少寒门学子,各地官学已在逐渐替换成免费学府,招收布衣子弟,其中便有女学生。费用全免,包吃包住。

  还有给百姓的各项福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