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卅年番外(2 / 2)

  对于鳏寡孤独者,官府给予房屋居住,每月发放米豆,便是病了,也有免费医药。

  对于普通百姓,朝廷设立平价药店,药价比其他地方低了三分之一,每年国库都要为此支出至少数十万钱。

  贫者死后无棺,由官府与棺,收尸掩骼,使得葬埋。

  而那些被遗弃的小孩,朝廷也有相应的福利院,雇人乳养,给饮膳,给衣被,给帷帐,年岁大了就送去学堂念书,不分男女。

  青霓清楚,皇帝还不能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变法,都依赖于执政者。换了李承乾在位,政策会不会变,尚且两说。

  祂冷酷且残忍地说:“是。”

  第220章 卅年番外

  他们都说, 房玄龄一生谨小慎微,怎么生了那么一个胆大妄为,扰乱朝纲的女儿。

  贞观十二年, 长乐公主出战,他们没有评说。

  因为李家早就出过一位女将军了。

  贞观十五年, 山鬼说朝堂上也要立女官,他们没有评说。

  因为这是陛下答应了山鬼的条件,何况,山鬼贪玩好乐,做事随心所欲, 为国尽忠他们心甘情愿,可为了阻挡女官出现,打扰山鬼玩闹, 祸及子孙,牵连朝廷,那就是榆木脑袋了。再说, 朝廷现在科举取士, 让女子为官,那也得她们能考上才行。

  贞观十六年,陛下与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参加科举,拔得头筹,他们没有评说。

  既然答应了山鬼,陛下推出一个典型来安抚,不是很正常吗?公主都能当将军了, 再来个公主掺和朝政, 也不是什么大事。

  贞观二十年和贞观二十四年那两次科举, 并没有女官出现, 世家女尽管通读诗书,却被家中约束着不许去朝中“胡闹”。由于朝廷管学生饭食,贫家女倒是有不少被送去学堂——送过去,家里就少了一张吃饭的嘴,下学后还可以继续帮家里干活。然而,这时候大多数女学生还未学成,亦或者去参加了科举,却没能成功上榜,便使得豫章公主、长乐公主与陈硕真,依旧是朝堂上的奇景。

  直到贞观二十八年,房玄龄次女房知葵出了孝期,毫不犹豫投身科举之中,引来议论纷纷。

  两个公主参政,是因为朝廷是她们亲耶耶的,人家家事,又有山鬼撑腰,他们不予评判,陈硕真参政,那是因为人家师父是皇帝,至交好友是公主,在皇帝默许下与公主结伴,他们亦可以容忍。

  可你房知葵算什么东西,也敢来和朝中公卿抢位置?

  大兄房遗直摆出一家之主威严,斥责她不要胡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