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池水太凉(1 / 2)

  一场耕种下来,朱元璋擦擦额头汗水,转头对朱标说:“俺预备着过段时间,待你几个弟弟都大一些,便送回凤阳老家居住几年,以免他们久居深宫,不知民间事。”

  朱标艰难地喘息两声,放下农具往垄上一坐,双腿大叉,毫无皇明太子雍容华贵模样。

  待大喝几口凉水,喉咙舒服一些后,他才点头:“爹说的没错,他们生在富贵里,不知衣食得来艰难,是该教一教。”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便有宫人上前汇报,言翰林院学士宋濂求见。

  ——就是那个写出《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宋濂。

  朱元璋有点头疼:“这老顽固怎……”

  朱标急眼:“爹!那是儿先生。”

  哪有当着人学生面骂老师的!

  朱元璋用方言嘀咕两句,才换回官话,让宫人将宋濂请过来。还没忘记吩咐:“扶着些,他六十了,可别摔着!”

  朱元璋口中“老顽固”过来后,对于君王身上尘泥视而不见,上来就提议迁都。

  “上位,此前建都金陵,皆因开国时,中原尚不在我等治下,如今古之长安、洛阳、开封皆在手中,再定都金陵,恐难控制大江以北。若单设重镇在北拱卫边境而无京师坐镇,只会犯唐时安史之祸,还望上

  位三思。”

  当初定都金陵确实迫不得已,朱元璋早就发现这地方,宫城前昂后洼,居住起来十分不便,如今听到迁都之语,心中一动。

  “卿以为,该迁至何处?”

  宋濂既然过来,心里便有了计较:“关中险固,可都;洛阳便利,可都;北京为赵宋故都,可都;北平宫室完全,可省民力,可都;还有建业六朝旧都,亦可都。”

  朱元璋脱口而出:“朱由检那小子不就是在北平居住?”

  ——他后来还是知晓了朱由检全名。

  说完之后,朱元璋愣住。

  “朱由检,由……”

  他想起来了!

  这是老四家子孙的排行!!!

  第466章 池水太凉

  朱元璋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难看。

  “老、四!”

  宋濂弯下身:“臣先告退。”

  他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人才刚转弯,下一秒,就隐约听到太子声音:“爹,四弟绝不会对我动手,你别多想!”

  宋濂眼都不眨一下,只是加快脚步。

  朱标接着说:“也许是我后代哪任皇帝毋嗣,只能从藩王后代中挑选,就挑中四弟子孙呢!”

  朱元璋眯起眼睛,冷酷地反驳:“就算是小宗入大宗,也该是在你这一脉找寻,正如汉朝,汉昭帝毋嗣,群臣商议后,接来的也是昌邑王刘贺,为汉武帝之孙,也没见群臣将汉武帝兄弟的子孙接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