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忙碌31(2 / 2)

一种是土地所有者保留地契,官府每年给予土地所有者土地租金,土地拥有者不得干涉土地的使用情况,当然新的土地租金不可能还如原来他们与佃户吸血般的地租。

无论是哪种方式,兴化辖区的土地控制权都掌握到了兴化官府手中,地主再也没有了用土地要挟佃户的资本。

这样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得罪了地主大户,这些地主大户明面不敢反抗,私下里却少不了勾连破坏,给兴化官员推行新政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好在兴化官员都是经过多年的地方磨炼,在新组建的巡警、司法、税务等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开始的手忙脚乱后,渐渐掌握了地方的主动权,彻底的将这些破坏者压制下去。

连续对辖区内几大家族进行公审判刑后,其他士绅大户终于明白这里确实变天了,这些人心怀愤恨地将土地卖给官府选择离开兴化管辖区域,去了大明管辖的区域。

只有少数地主大户发现了新的机遇,积极配合官府的行动,同时借着官府鼓励兴办工坊的春风,投入大半身家进入纺织行业。

受黄道婆影响,江南江北到处都是纺纱织布的家庭作坊,这些家庭作坊虽然设备简陋,生产效率低下,但是却培养了一大批的纺织工人。

为大规模投资纺织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兴化官府提供新式的纺织机械,并提供新的水力纺织技术,为纺织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赶到通州港口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整个通州就是一片大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郑和甚至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看到了几个熟悉之人。

几个原本的建文天子近臣不再是宽袍大袖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而是统一穿着短衣在码头上被工头监视着劳作。

本来郑和还以为马喆费尽心思将这些人弄到手里是打算重用这些人,没想到竟然是拿来做苦力,真不知道马喆到底是怎么想的。

由于郑和没有提前通报,他乘坐的官船刚靠近通州江面,便被巡逻的兴化水师拦截,经过交涉之后,才被全程监视着送上码头。

前来码头迎接的是兴化水师指挥陆万年,陆万年性格沉稳,不善言辞,将郑和安顿到水师大营中,便亲自前往城中大本营。

新的大本营是原通州州衙,马喆搬过来只进行了简单的修缮,便住了进来。住宿环境远不如兴化舒适,眼下到处都需要开工,马喆便将州衙的改建排在了后面。

将施工队伍优先安排到官道、码头、工业区建设上,兴化通往各个城池的官道都在紧锣密鼓的改扩建之中,到处都缺人工,兴化官府开出每天三十文钱并管三顿饱饭的工钱。

这样的工钱对原兴化百姓没有吸引力,但对通州、如皋等地的百姓来说,这样的工钱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工钱。

甚至兴化官府大量招募劳工的消息传到了大明管辖的辖区,相邻两地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大量日子难过的百姓开始拖家带口向兴化管辖的地方迁徙。

由于朱棣与马喆有协议,不得阻拦双方百姓的自由迁徙,大明地方官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辖区的百姓一路扶老携幼越过边界进入兴化势力范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