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根基36(2 / 2)

“马先生是说朝廷应该像对待儒学一样加大对实学的投入,鼓励有志者钻研实学学问,可是朝廷重视农业学问的研究,土地就能高产吗?”

马喆摇摇头道:“基础研究最难看到成果,却极为重要,几十年一百年都未必出一项成果,一旦出一项成果就有可能改变天下的格局。

因此对实学的基础研究,只能以国家来投入,而且是不计较得失的投入。”

朱棣皱眉道:“朝廷花费大量的钱粮投入进去,却看不到成果,如何向天下交代,同时若是不做要求,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之辈混迹其中。”

“这其实只是制度的问题,我们不要求必须出成果,但必须要出成绩,比如每年的研究都要有新发现,这个发现可能并不能出现颠覆性的改变,但是却能对实学的进步提供一小步的帮助。

每年进步一小步,日积月累,量变产生质变,总有一天会出成果,这是必然的。至于滥竽充数之辈,做实学研究之人必然是极其热爱之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

这些人选择做实学研究,本身就是出于自身爱好,又怎么可能做滥竽充数之事。对于这些人,朝廷要做的是给予最高的荣誉,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让他们将爱好发挥到极致。”

“朕明白了,这是一项为子孙后代储备学问的计划,只要我们不断投入研究,我们的后人就会站在更高的起点接力我们的研究。”

“陛下所言极是,实学基础就像建造房屋的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在基础学问上投入再多也不过分。”

“朕还想问一个问题,假如按照先生的人口峰值论断,到了三百年关头的时候,种植技术还没有新的突破,土地单产量没有实现大量的增长。

这个时候人地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朝廷要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马喆微笑道:“这就是晚辈要说的第二条路,既然北方草原不适合我们的百姓移民定居,那么为何不尝试向其他地方移民呢?

南洋那么多的土地都处于蛮荒的原始状态,只要初期花力气开垦,几年时间就能见到收益,将中原多余的人口迁移到南洋,不仅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还能开辟出新的粮仓。

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南方,在两晋之前是蛮荒之地,是罪犯的流放之地,而现在的江南、湖广乃是朝廷的财赋重地,为何?”

这一点朱棣非常清楚,沉声道:“江南的完全开发始于两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大量的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南渡长江,开始对南方进行长达几百年的开发。

到了北宋时期,金人南下,宋人与金人隔江相持,南宋以半壁江山与金人对峙,开始加大对江南的开发力度。这个时候由于北方连年征战,到处都是残破之地,南方的经济条件首次超过了北方,成为朝廷的财赋重地。”

说到这里,朱棣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皱眉道:“历来大规模移民都是因战乱引起,若是在太平年间,朝廷强制百姓移民,会不会引起百姓的不满,从而使得百姓对朝廷心生怨念,很不利于朝廷对地方的治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