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民苦38(1 / 2)

朱棣越听眉头皱的越紧,他不得不承认马喆的想法确实非常正确,却并不适合大明。

若是单独成立一个税收的部门,从朝廷到地方,一直延伸到乡村,大明需要多增加多少官吏,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官吏,能不能多收税朱棣不敢说,大明的国库先撑不住那是一定的。

“马先生,你说的这些措施朕都认同,但却不合时宜,大明如今国库空虚,根本养不起更多的官吏,眼下朝廷最需要的是稳定。”

马喆有些不解地看了朱棣一眼问道:“对于陛下来说宁愿稳定看着天下渐渐糜烂,也不愿用你的威望为后世子孙做一点儿事吗?

当然稳定对你来说好处最多,只要你这个永乐天子不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学汉武帝穷兵黩武,等你驾崩的时候,一个太宗的庙号是少不了的。

经过你休养生息的政策,朝廷多年马放南山,等你的子孙继位的时候,大明原本的精锐之师还有多少战力?若是北方的鞑靼,西北的瓦剌再次大规模扣边,晚辈不知大明还有多少实力能够抵挡草原骑兵的兵锋。”

马喆嘲讽的话语刺激的朱棣勃然大怒,立刻拍案而起,大怒道:“朕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朕活着的时候就会将北方这些杂碎全部碾碎,就算子孙败家,也能多败几年。”

朱棣拍案的声音惊动了四周的群臣,群臣将目光落到朱棣与马喆这一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刚刚还和风细雨,怎么转眼就是暴风骤雨。

常年戎马的朱棣的暴怒还是很渗人,至少能够镇住周围的群臣,但却对马喆没有任何的威慑力。

马喆好整以暇地将朱棣震落的筷子从地上捡起来,看着摔成两截的象牙筷子,有些可惜地说道:“可惜了,这么一只筷子大概能抵得上一户五口之家一年的收成了吧。”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臊的朱棣面红耳赤,刚刚自己还在说朝廷没钱,转眼间马喆就用一根筷子告诉朱棣,朝廷有没有钱。

朱棣还是有些委屈,自己拼死拼活没有被朱允炆削藩弄死,还通过靖难当上了皇帝,难道还不能享受一下富贵吗?

若是当了皇帝还不能多享受一点儿,那这皇帝当的也没多大的劲。想到靖难他的脑海里浮现起自己装疯卖傻的那段难熬的日子,那样的苦都吃过了,不就是为了心中的抱负能够得以施展。

若是为了口腹之欲,以他亲王的俸禄与庄田,一辈子怎么吃都吃不完。

想到这里朱棣猛然惊醒,自己竟然才当了几个月皇帝,就有了惰性,这怎么能行。

多亏了马喆的点醒,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如今的弱点。

朱棣起身向马喆作揖道:“对不住了,马先生,朕刚才失态了,还望先生大人不记小人过。”

马喆淡淡开口道:“陛下,说句心里话,若不是晚辈心中的华夏信念在支撑,晚辈真的不想管大明的任何事,凭着晚辈的本事,带着麾下这几百万人,随便走到哪里都能称霸一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