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取舍(下)(1 / 2)

宋时明沉思了片刻问道:“这些事登上最高位置不是更方便去做吗?掌握更大的权力,才能做更大的事。”

马喆摇摇头道:“我以前让推荐你读《宋史·王荆公传》,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感悟?”

“主公是说站到更高的位置,反而无法真切地看到百姓真正的疾苦,王介莆变法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改善赵宋的国库的亏空。

因此在制定国策的时候,最优先的选项是保证朝廷的收入,地方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肆意地逼迫百姓借贷,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收益。

至于百姓的死活,与肉食者何干?”

“若是以百姓民生为着眼点是否可行呢?”马喆追问道。

宋时明几乎没有思考便脱口而出:“这肯定不行,即使定下税收目标,这些地方官还想尽一切办法贪墨,若是不定目标,有可能国家一文钱税都收不上来。”

说完这些话后,宋时明愣住了,这不就是马喆所说的情况吗?

宋时明苦笑道:“原来如此,想要推进一场变革,首先要有足够支持变革的人才,以大明如今的态势,别说有人支持了,不站在所有官吏士绅的对立面成为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已经算是他们手下留情了。”

马喆微微颔首道:“那个位置看起来诱惑无比,实际上真正能君临天下的,纵观青史也没几个人做到,大多数时候都是妥协后的达成的平衡。”

“既然我们决定不参与燕王与朝廷的争斗,又为何要对燕王冷眼相待,我们今日所为在燕军眼中可谈不上友好。

若我是燕王,一定咽不下这口气,主公难道不担心燕王会派兵攻打我兴化城吗?”

马喆冷笑一声道:“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拿出我们的实力,我们要用实力让燕王知道虽然我们不干涉他与侄子争夺大位,但是兴化的独特地位不得撼动。”

“宋太祖有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无论是谁坐稳了天下,也不会容许京畿之侧有一个国中之国。

只要让燕王或朝廷腾出手来,必然会对我们下手,我们总不能一直被动防御吧!”

“我就是要倒逼着他们做出改变,你可知有一种效应叫做鲶鱼效应?”

宋时明摇头道:“没有听过,讲的是什么?”

“极西之地有渔民捕捞沙丁鱼,由于长途运输,会导致大量的沙丁鱼死亡,给渔民造成大量的损失。有渔民找到了一个好办法,能够保证沙丁鱼减少死亡。

那就是在装满沙丁鱼的水槽里放入一条性格凶猛的鲶鱼,鲶鱼在陌生的环境里会不停的在水槽中来回游动,使得沙丁鱼也会不停游动以躲避鲶鱼的攻击。

沙丁鱼来回游动,保持了活力,即使在海上连续航行几天,也只有少量的沙丁鱼会死亡,这就是‘鲶鱼效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