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曹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后,实力大增。曹操的北面是袁绍的势力范围,西面是故交张邈的地盘,东面和南面是陶谦的地盘。公元193年初,下邳地区有个地头蛇胆大包天,仗着手下有几千名打手,不知天高地厚,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和他联手进犯泰山郡、任城郡,劫掠百姓。在曹操的兖州地盘上劫掠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曹操率大军亲征讨伐陶谦,青州黄巾军被曹操收编后,寸功未立,这次终于逮着机会了,青州兵一口气攻下了徐州十多座城池,一路打到了彭城。

在彭城大战中,陶谦大败,逃至郯城。陶谦坚守城池,避而不战,一边派人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派青州刺史田楷去支援陶谦,于是,田楷带着刘备来了。刘备带来了多少人马呢?史书记载:“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桓杂胡骑,又掠得饥民数千人。”

刘备当时因功被封为平原相,这是刘备人生中的第一个太守级别的官职,既然是太守级别的官职,刘备的官职为什么是“平原相”而不是“平原太守”呢?刘邦在分封同姓诸侯王时,制定了一条限制诸侯王权力的制度:诸侯王国的国相由朝廷直接任命。

“吴楚七国之乱”前,诸侯王国的大权都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国相没什么实权,“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国相掌握了地方实权。汉武帝登基后实行“推恩令”,在各诸侯国内部分封了众多列侯,进一步扩大了朝廷任命的国相的权力,该制度一直延续到东汉。刘备的第一个太守官职就是平原国国相,简称“平原相”,曹操曾任过的“济南相”就是济南国的国相。

田楷、刘备的援军快到郯城时,刘备得知曹操大军在围攻郯城,后方空虚,便和田楷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劫了曹军的粮草,正在围城的曹操得知大本营被袭、粮草被劫,只好撤军。陶谦为了感谢刘备,拨给了他四千丹阳兵,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小沛。

曹操东征陶谦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忘了把老父亲曹嵩从陶谦的地盘上接走。曹嵩当时岁数很大了,曹操四处征战,他不愿跟着曹操四处搬家,更担心曹操兵败被杀,他也跟着遭殃。于是,曹嵩决定离开曹操,去一个远离战火的地方,他带着小儿子曹德来到了徐州琅邪郡。

曹操征讨陶谦,曹嵩预感大事不妙,赶紧带着全家老小逃往往兖州,在逃亡途中,曹嵩全家老小被陶谦给杀了。

关于曹嵩之死,史书上有很多种说法。《三国志》是这样写的: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世说新语》说曹嵩逃往泰山郡,陶谦率数千骑兵追来,把他给杀了;《后汉书·应劭传》说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邪郡逃到了泰山郡,陶谦派轻骑追至,杀了曹;《三国志·吴书》说陶谦派了两百骑兵护送曹嵩,护送的校尉杀了曹嵩、劫了财物。

曹操得知父亲曹嵩被杀,大怒,发誓要将徐州夷为平地,曹操亲率大军东征,曹军所向披靡,泰山郡、琅邪郡、东海郡相继被曹操大军攻陷,兵锋直指郯城,陶谦龟缩在郯城,坚守不战。

驻防在小沛的刘备率军前往救援,被曹军击溃,陶谦弃城,逃往老家丹阳郡!

就在曹操率大军血洗徐州时,后院起火了:张邈和弟弟张超及谋士陈宫迎吕布为兖州牧,吕布起兵,兖州各郡相继被吕布攻占,只有鄄城、范县、东阿仍在曹操控制之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