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情33(2 / 2)

而且他弟弟也没了啊,他弟弟林川是鸿胪寺少卿,随太子一同去了西境,想到刚才看到的“随行文官无一生还”,林宇就心如刀绞,也不知回府后如何面对父亲。

林宇出身世家林家,林家起于大宣立国之时,家训就是“立身秉正,忠君爱国,不涉党争,扶持正统”。

林家人只做纯臣,所以历代帝王对林家多有信任,林家出了不少高官。太子册立后,皇帝都爱优先选择林家人来辅佐太子,林家不少人做过太子三傅。

林宇成了最特殊的一个,他辅佐的太子被刺杀身亡了,这也是宣朝唯一一个被刺杀的太子。

林宇直到走出宫门,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父亲,干脆命人回府传信,他这两日不回府了,陛下给了个要紧差事,要抓紧。

林宇是刑部尚书,查案子可以说驾轻就熟,又有陛下的暗部配合,等到西境的信使将太子遇刺身亡的消息送到京城时,他已查出了大半真相。

在皇帝年老体衰,已经开始逐步放手朝政的时候,太子死了。朝野动荡,不亚于平静的海底突然地震,在海面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太子死了意味着朝廷局势要重新洗牌,朝中人心浮动,有担忧宣朝江山社稷的,也有打算趁机争权夺利的。

从前的太子党更是一团糟,有立志为太子报仇的,也有转投他人的,胆小的则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日后被太子政敌清算,最近京城的空气都让人感觉烦躁。

几天之后,太子的灵柩抵达京城,建元帝看着儿子的惨状痛哭失声,下旨命礼部细心操办葬礼。

看着跪在面前请罪的蓝家叔侄,他心里不舒服,可他已从最初的愤怒中冷静下来了,宣朝不能没有平西王府,降罪蓝家也会让戍边将士有兔死狐悲之感。

蓝家地位超然,意义重大,西域小国林立,边疆不宁,皇家还需要蓝家镇守西境,也要体现皇恩浩荡。

于是当天下午,平西王府就接到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将平西王剩下的独苗,庶女蓝晏姝,破例封为县主。按惯例该封县君的。

这道不算什么,重要的是第二道。

平西王父子三人战死,无人继承爵位,若是其他勋贵之家,这爵位皇家就顺势收回了,过继的嗣子很少有能继承爵位的。

但建元帝格外施恩于蓝家,允蓝家自主择一人继承爵位,这意味着蓝家可以给蓝庆煌过继个嗣子袭爵,也可将爵位给平西王的兄弟。

如今蓝家只有三老爷蓝庆志一个成年男子,其生母是有品级的侧妃,勉强够格袭爵,又正值壮年,可以顺利撑起蓝家,镇守西境。

但建元帝却没有直接下旨命蓝庆志袭爵,一来他对蓝庆志观感一般,二来蓝家嫡庶不睦,王太妃黄氏从前随老平西王戍守边疆,在军中地位颇高。

纵然他下旨册封,家主权力也未必能顺利过渡给蓝庆志,而蓝家训练的家将是平西军的中流砥柱,所以他希望蓝家能自己做出选择,确保新任平西王能大权在握,为朝廷出力。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