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情44(1 / 2)

圣旨传到蓝家,在满府素白的悲戚氛围中,三房却有些与众不同的喜气透出来。

一来四房中唯有三房无人死亡,二来蓝庆志以为这爵位该是他的了,便是给大哥过继也该是他的儿子,爵位怎么也是三房的。

所以蓝庆志夫妻二人虽满脸悲戚地操办丧礼,可那模样怎么看怎么是装模作样呢,而且面对府中诸人及来往吊唁之人,俨然一副王府主人的姿态。

但平西王出征时将家主令交给了王太妃黄氏,所以一切尘埃落定前,府中人并不买三房的账,只他们自己感觉良好。

王太妃黄氏和王妃赵氏岂会看不出三房的狼子野心,心中暗恨,自然不可能让他的打算得逞。

给丈夫过继个嗣子,王妃赵氏就是府中名正言顺的王太妃,将爵位给丈夫的庶弟,她日后就是个无权无势的寡妇。

能过继的人选只有两个,十四岁的蓝晏清和三岁的蓝晏城,但都不是好选择。

蓝晏清已是半个成人了,不好培养感情。蓝晏城倒是年岁小,可他父母俱在,又都不是良善之辈,这孩子养不熟。

王妃赵氏最终选了蓝晏清,毕竟他看起来是个有本事的,父亲死了,母亲性子柔弱,比选择有精明父母且才智未显的蓝晏城更符合她的利益。

按说二房也只剩一根独苗,怎么也不适合过继出去,但王太妃黄氏与李侧妃素来不睦,自然不愿这爵位落在李侧妃的子孙头上,就答应了。

只说等蓝晏清成婚生子后,嫡长子自然是留在长房,但可以将其他儿子再过继一个回到二房。

二夫人严氏感觉荒唐,但想到儿子好歹捡了个爵位,总比在他三叔手下讨生活要强太多,他们二房也不至于断了香火,也就同意了。

因为家主令在手,平西王府的几个寡妇就决定了下任平西王的人选,甚至都没给蓝庆志知会一声,就上报给了宫里。

等到封蓝晏清为平西王的圣旨下来,十四岁的蓝晏清就成了蓝氏家主,一个从未接受过家主教育的少年被迫扛起了蓝家的大旗,磕磕绊绊地成长起来。

平西王爵位的变动传遍了京城各个府邸,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经此番重创,蓝家又有了衰落之势,而西境暂时也不会再爆发大战,太子的事才是当务之急。

除了皇宫和平西王府,还有几家也在办丧事,这都是随太子去议和谈判的,结果功劳没得到,反倒丢了命。

这其中尤其有几家势大的,还是为自家受宠的子弟费心思争取的名额呢,就为了给孩子奔个前程。

虽然林宇等人极力劝阻太子前往冒险,但真的只是以防万一而已,没想到真会出事,还这般惨烈。

林宇要继续追查太子遇刺的真凶,还要操办弟弟的后事,又要照顾因弟弟遇难而生病的父亲,忙得焦头烂额。

而根据林宇调查到的线索,这事湘王和靖王都插手了,湘王通敌叛国,而靖王则是周明思的主子。

周明思并不是周家亲生的,当年周家夫人难产,一尸两命,恰好周老爷正救出了自己心上人的孩子,干脆就将这孩子当成夫人所生入了族谱。

周明思本是信阳侯府的遗孤,是信阳侯世子的儿子。信阳侯嫡女入宫为妃,与太子生母争宠落败,信阳侯府也被太子母家陷害落罪,满门抄斩,幸得痴情的周老爷拼死救下了一棵独苗。

周老爷做事不太严密,被靖王母家发现端倪,借此要挟,刻意培养周明思,并灌输仇恨,只为有朝一日成为对付太子的一把利刃。 楼兰入侵只是意外,战后楼兰求和时湘王才动了心思,建元帝眼看没几年寿命了,再不把太子拉下来,他就与皇位无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