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情44(2 / 2)

湘王之前为赚取争储的经费,与北狄私下有商业来往,走私盐、茶、矿石甚至兵器。于是他一面派心腹联络北狄,一面假意争抢这次机会。

靖王为人冲动易怒,不是心机复杂之人,谋略欠缺,但他外公、舅舅却是很好的阴谋家,敏锐的发现了湘王的小动作,并打算助力一把。

湘王和靖王的人合力促成了太子前往西境议和之事,双管齐下,成功将太子的命留在了西境。

做贼心虚的人一直盯着各处的风吹草动,林宇的调查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透不出去,湘王和靖王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

太子入葬皇陵,靖王借机发难,带着京城守军逼宫,打算直接篡位,却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湘王射杀。

湘王本意是等靖王弑君后再平叛的,却发现他父皇似乎早有准备。

太子死后,建元帝对儿子们有了防备,且林宇的调查有皇宫暗探的加入,他什么消息都能及时得到,自然不可能让他们逼宫成功。

湘王自知通敌叛国,比起靖王更加罪无可恕,就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将兄弟们杀尽,他父皇后继无人,再生气也不能杀他,还得把皇位给他。

毕竟也是与兄弟们勾心斗角得的皇位,建元帝又怎甘心自己后继无人,皇位落在侄子们手中。

但永王和五皇子早被建元帝派人保护起来了,湘王只杀了靖王,并灭了他母族全家。

建元帝将湘王软禁了,却无法下定决心处置他。凭心而论,建元帝恨不得杀了他,可他却是剩下三个儿子中最适合皇位的,手段够多够狠,比聪慧但耳根软的永王好太多。

至于五皇子,也并不见多聪慧,况且主少国疑,尤其是在国家并不安定的时候,让一个小孩为君,无疑是下下策。

在建元帝纠结的时候,林宇的父亲老年丧子,伤心过度引发了旧疾,药石罔效,撒手人寰了。

太子遇刺的真相还未公布,湘王被软禁却没有后续的治罪,林宇自然能猜到建元帝的心思,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但并不能接受。

林宇父亲、兄弟皆因此事丧命,尽心扶持的正统太子也没了,自然不愿湘王这个罪魁祸首逍遥法外。

况且若湘王只是刺杀太子,在没有更合适继承人的情况下,林宇可能就捏着鼻子认了。

可无论何时何地,通敌叛国都是死罪,勾结外敌之人成为九五至尊,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林宇一面上折子丁忧,一面利用湘王府中的草包将此事透给了几个世家,这些人家都有人在此事中遇难,且势大。

最终几大世家联合运作,通敌叛国的湘王被赐死,他的母家也被诛了九族。

而一片痴心的周家老爷,最终连累自己满门抄斩,好在周明思不是真正的周家血脉,无辜的九族幸免于难。

争得最热闹的三位皇子,最终什么也没得到。蓝晏清和林宇因为父亲去世,需丁忧守孝三年,暂时离开了朝堂。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