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母亲·判断未来的依据(1 / 2)

金铭从县城回到金店镇已经是下午四点多点了。他在家里给父亲留了一个字条,就直奔母亲代销店所在的村子。

村子距离金店镇八公里。

母亲看到金铭赶来,有些惊讶:“小铭,你怎么这么晚赶来?发生了什么事码?”

那时,已经六点了,在三月初的时节,天色已晚了。

“妈!我有重大的事要向你汇报!”金铭呵呵一笑,随口说道。

父亲虽然是干部,但在家里,却是母亲说了算;母亲比较强势,也很有决断力;跟普通小镇上的妇女有较大的区别,就是有见识、看得远。

母亲没有将金铭的话当一回事,毕竟,一家人都在平静地生活,能有什么大事?她最关心的是儿子还没有吃饭。

她说:“我刚刚吃过饭,来,我给你下一碗面条!”

在那个年代,皖南这里平时很少吃面条,一般都是在节日吃一顿。还属于奢侈品一类。

母亲在代销店当店长,当然能买得到面条。再说,母亲所在的这个村子,是人工面条生产的基地。

大队部门口摆放着很多木架,若是大晴天,就能看到一排排木架上都挂着手工面条。

金铭陪着母亲在蜂窝煤炉子边,他看到母亲开心的样子,心情也特别好,家里的三兄妹是母亲的心头肉;看得比她自己眼珠子还要珍贵。

母亲穆文秀看到金铭陪着自己,这才想起儿子刚才所说的话。她问道:“小铭,你刚才说的重大的事是?”

为了打成功率,减少凝重的气氛,金铭笑呵呵地说:“妈,我想辞职去做生意。”

母亲突然扭过头来,看着金铭,她想看看儿子是否在开玩笑。当她看到儿子坚定的目光时,知道儿子是说真的。

在那个年代,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还是银行这种金饭碗;在一九八五年还没有进行国企改革,银行职工是国家干部;金铭就是行政二十四级的干部,月工资四十一元。工资明显高于一般职工和行政单位的普通干部。

就像金铭的母亲,是店长,才三十六元的工资。

金铭的父亲干了几十年了,还是副科局级干部,行政二十一级,才五十九元。

待业青年一大堆,很难找到工作,只能在父母亲单位附属的小店或者门市找到待业岗位。月工资不到三十元。

穆文秀很快让自己平静了下来,用很缓和的口吻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金铭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穆文秀表情很凝重,她一边给小锅里的面条下鸡蛋,一边说:“小铭,家里虽然不是很有钱,但不缺钱;所以,你需要考虑的不是挣多少钱;而是你今后的发展前景。”

金铭知道母亲一定会这么说,因为母亲也是个视金钱为粪土之人;思维很大气!

他说:“妈,我告诉你一件事,银行将来也会跟供销社一般成为企业,自负盈亏;而今后整个社会,都将企业化,个体户和私营经济将会茁壮成长;我现在跨出这一步,就是为了抢先挣一些钱,然后在今后的大发展中再抢先一步。”

金铭知道要说服母亲,就必须强调今后的前途。

穆文秀虽然还一下子难以接受银行将来也会是企业,但她思维并不保守;她问道:“小铭,你告诉妈妈,你是怎么知道银行将来会成为供销社一般的企业?”

金铭不要说看来自于后世,就算是前世,他也判断出这些结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