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只要书73(2 / 2)

天色暗了下来,邱思思给沈清端来了一盏灯,在此期间毕沧就一直陪在沈清身边。他也没拿本书瞧,反而单手支着脑袋眯着双眼盯着沈清看,好像她比书好看多了。

邱思思目光于二人间流转,她有些胆怯,但想起自己过去也算见过几番世面,还是想为自家男人解释一番。

“二位……”邱思思不知该如何称呼这两位,只能开口:“大仙。”

沈清笔一抖,瞥了一眼昏暗的烛灯,她揉了揉眼又扭了扭手腕。书籍很厚,饶是她能默下来,也写不出多少,一个多时辰过去,只有寥寥几页纸。

邱思思紧张道:“请二位大仙不要与老刘置气,他少年时盛名,后来就一直背着几分盛气,但他绝无坏心,无非嘴巴惹人讨厌了些,待他回来我会说他,你、你们……”

邱思思不怕两人反悔原先答应刘云之的事,只怕他们二人真有本事,记恨刘云之甩袖而去不留面子。

要知道这世上身处高位之人都有几分脾气,更何况是曾被人捧着的仙人。

不过邱思思也观察了好久,见天都要黑了沈清还在书房内给刘云之默书,就知道这两位能变出馒头的仙人心好,这才壮着胆子来说话。

邱思思温柔,说话细声细语的,与刘云之那一眨眼的功夫能倒出三句话的性子完全不同,沈清甚至好奇他们二人怎么在一起过日子的。

她以为是邱思思迁就刘云之,可一瞧这么冷的天,邱思思的手上别说冻疮,连茧都没有,皮肤状态也还不错,瞧着不疲累,便觉得刘云之对人很好。

既然想要还刘云之的债,沈清自要了解刘云之这个人。

眼下刘云之走了还没回来,沈清便只能向邱思思打听。

邱思思听得出沈清要套话,她有几分聪明,也会察言观色,便反问:“我能知道二位为何执意要帮老刘吗?说实在的,这世道艰难,人人自扫门前雪,不给人添堵就很不错了,更别说上赶着接济。”

沈清一愣,见邱思思说话间为她斟茶,也反问:“刘夫人不是贫农出身吧?”

邱思思一怔,沈清再问:“你或许也不是这西边的人,你原先家是繁州的?京城?”

邱思思捂着怦怦乱跳的心,这回更确定沈清是个仙人了。

沈清见她惊奇,便道:“别怪我多想,刘夫人虽说话带着这边口音,但举止得体不似一般村妇。”

沈清没接触过几个村妇,但一桌喜宴她能看得出,长年在关州、阳州这类不安生的地方生活的妇人是什么模样的。当地妇人多身形高壮,今日那张家的婶子见了她话都不知怎么说,眼睛也不敢往她身上看,可邱思思却能边与她交谈,边稳稳地斟茶,可见是见过世面的。

加之刘云之认得毕沧衣裳的花纹,除非他去过繁州,又或者家里有人是京城来的。

邱思思望着沈清,她虽被沈清猜透,可大有沈清不说明,她也不会明说的用意。

沈清笑了笑,她从荷包掏出一些债条,翻来翻去,找到了刘云之的名字,便将债条轻轻放在了邱思思的面前,让她自己看。

债条上有刘云之的生辰八字,祖籍姓名,这些都能对得上。直到邱思思看见那债条上沈清欠下刘云之的上百万两黄金时,眼底的震骇迟迟难平,更是不敢碰这东西了。

沈清没向她解释自己为何会欠刘云之钱,只告诉她,这债条她必须得还。

“可惜啊,我们修道之人身无分文。”沈清甩了甩空荡荡的袖子:“便以愿抵债。”

沈清拿出债条也有另一层用意,她想看看邱思思是否知道刘云之的决定,若知道又是如何想的。

她道:“我问刘先生可有何所求,刘夫人猜他怎么说?”

邱思思脑袋一片空白,还盯着那可怕的数字,便道:“大约是要你将全天下的书都给他找来吧。”

沈清笑道:“你真了解他。”

邱思思点头。

沈清又疑惑:“你不反对?说实话,我见你们过得并不好,我虽还不了这么多银钱,却可以给你们比如今更好的生活,如此心愿全用来堆书,岂不可惜?”

邱思思眨了眨眼,朝沈清笑了一下:“可惜吗?换做别的任何一家人,必然会觉得可惜的。但若换成老刘,我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要是有一个能上天入地的愿望,必是留下这世间所有书本。”

沈清抿嘴:“爱书成痴啊。”

“是痴。”邱思思点头:“但也清醒。”

沈清蹙眉:“你赞同他?”

邱思思笑道:“自然,我就喜欢他这一点啊。”

沈清:“……”

她朝毕沧看去一眼,眼中惊异毫不遮掩。

她觉得这夫妻俩都不太正常。

邱思思知道这世上不是谁都能理解刘云之的,她庆幸自己是唯一理解他的人,所以跟着刘云之哪怕流离失所,邱思思也不觉得辛苦。

“我原以为,我会是这世上最懂他的人,老刘常说,入梦前能与我共枕长话,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事,他说因为我懂他。”邱思思笑:“先前他与我一起捡馒头时,还小声地与我说他很高兴他遇到了一个忘年交,他觉得你也懂他。”

沈清扯了扯嘴角,不,她一点也不懂。

邱思思道:“大仙,你一定不知道,老刘十七岁中举,十八岁榜上有名,殿试第三,当年轰动满京,是少年奇才。”

沈清惊讶又不惊讶:“他当过官?”

邱思思点头:“自然,十八岁的探花郎,陛下如何舍得将他放出京去,当即便留在京中任职,他还拜了我爹为师。我爹是众贤殿院士,官二品,当时无数人榜下捉婿他还笑话旁人,后来不过见了老刘三次面便想将我许给他。”

沈清顿了顿,刘云之今年近五十,邱思思说的也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如若当初刘云之真的留京做官,又有岳丈扶持,说不定真能拜相,他竟没吹牛。

“那你们后来怎么……”

邱思思扯了扯嘴角,神色淡了下去:“我爹不嫌老刘是寒门出生,但因我还年幼,未急于婚事,意外发生于先皇后悬梁而死。谏官上奏,拉了一众文臣长跪极乐殿,请陛下莫听信妖道,不叫皇后含冤而去,陛下不听,还将我爹一干人等打入大牢。”

邱思思彼时年幼,才十二岁,她懵懂无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爹有意将她与刘云之撮合,还是个只知道拉着刘云之上街买糖吃的小姑娘。

噩耗也不过是短短几天内的事,一日邱夫人将邱思思从街上捉回,便要刘云之与她尽快完婚,刘云之什么也没说,第二日便与邱思思穿了喜服成了亲,第三日他因误毁典籍被贬出京,邱思思便跟着他一起离开了繁州。

当时邱夫人说,他们走得越远越好,最好再也不要回到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刘云之怀中揣着邱夫人给的银两和一包哄邱思思的麦芽糖,便搀着邱思思回了他关州老家。他没当几日官,关州的消息也不灵通,曼城百姓只道刘云之是没考中,还捡了个小丫头回来了,以为他会来年再考,谁知从那之后刘云之都没提再考之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