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2 / 2)

果然是沉不住气了。

跟家里闹翻,也不是头一回。

基本上每一回都是这么个流程:

妹妹或是父亲轮番打来电话过来。先数落她,进行一番道德绑架,然后再上递台阶,让她低头,主动挽回。最后上演一番母慈子孝,圆满结束。

她也不是没低过头。只不过这一次闹得实在有些大。他们当时说的那些话,她还记忆犹新。

这次的起因,是离婚的事情曝光了。

跟宋志远离婚,她一直瞒着家里人。

她很清楚,一旦说了,结果必将是迎来爹娘的暴怒,以及接下来的各种威胁,争吵。所以她准备拖一天是一天。起码等到搬了家,一切安定下来之后,再挑个时候说出来。到时木已成舟,他们再怎么发火也没用了。

况且她觉得,只要爹妈看着她和姗姗两个人生活的很好,或许也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然而事实证明,她对爹妈的认知还是不够清晰。

端午节那会儿,爹妈让姐妹俩各自带着姑爷和孩子一起回来吃团圆饭。她带着姗姗回去了。结果席间,姗姗一时说漏嘴,抱怨出租房的环境太差。就这么露馅了。

一如她预料。

在得知她已经跟宋志远离婚之后,老娘指着鼻子骂她不知好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瞎折腾。说她离了婚,带着孩子没法生活,二婚都不好找。可别到时候过不下去了回来赖着他们养活。

她委屈极了,自己何时“有幸”让他们照顾过?

从小到大,爹妈都偏心妹妹。

她小时候没跟爹妈一起生活,而妹妹在爹妈身边长大。

她学习成绩一般,当年拼死拼活考了个大专,毕了业,好容易在市里找了工作,立马租了房子搬出去住,没靠爹妈养活。

而妹妹上大学那会儿,正好赶上了“撤县入区”。绿城周边的乡镇全部并入市区。之后开始大兴房地产,卖地,盖楼。新成立的房产交易中心就在她们的镇上。妹妹一毕业就考了进去,端上了铁饭碗。

当时,爹妈在老宅门口放了两挂鞭,还请了一顿席。从那时起,妹妹成了他们们心目中的骄傲,成了“金凤凰”。

同一时间,她在市里住着破房子,整天加班,在爹妈眼里就是最不入流的“打工仔”。

她生孩子那会儿,爹妈已经搬回镇上,住进了新盖的小区。借口说离得太远不方便,拒绝帮忙带孩子。结果她被迫放弃了工作,吃尽了苦头。

而妹妹呢,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全都是爹妈给带大的。到如今,整天拖家带口在娘家蹭吃蹭喝。

所以真正赖着爹妈照顾的人是谁?!

火气上来,她一口气把这些年爹妈的各种不公吐了个够。

被揭了短处,许海莺不干了。跳着脚骂许海燕,颠倒黑白,说她不管爹妈,这么多年都是自己在爹妈跟前忙前忙后地尽孝。

姐妹俩吵成一团。爹妈又和往常一样,帮着妹妹说话,甚至揭她的“疮疤”,把她当年带着孩子,没工作,每个月回来讨生活费的事拿出来说。

就连妹夫一个外人也看不下去了,想拉走许海莺,但是拉不动,最后带着两个孩子跑了。

那一刻,许海燕看透了,在这个家里,爹妈和妹妹这仨才是一家人。自己就是个外人。

于是她拽起姗姗就走。临走撂下狠话,说以后就不回来了。让他们三个好好过,放宽心,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就算实在过不下去,死在外面,绝不求助他们。

然而事实证明,狠话不能随便撂。这话说完不到半年,一语成谶。

如今,就算她肯回头,也来不及了。

之前,她在家里尚有一争的底气,是因为她肯给家里花钱。这些年,她给爹妈生活费,送他们出去旅游,买保健品,给妹妹和孩子们买东西从没断下过。

而如今她失了业,财务也陷入危机,一旦让他们知道了,恐怕就不是一顿数落这么简单了。以爹妈的脾气秉性,怕是未必能接受一个“家庭、事业双失败”的女儿。

许海燕冷哼一声。剩下的短信,连看也没看。

先冷处理吧。眼下她实在没心思,也没功夫去理会他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