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2 / 2)

二者是有区别的。

刹车助力是一个协助装置。它能够协助人力去踩下踏板,并推动汽车的制动系统。在传统燃油汽车上,这个助力是由一个机械的真空泵,靠内燃机的吸气做动力完成的。

但新能源车略有不同,助力装置也是一个真空泵,但控制它的却是电机。当踏板踩下的时候,信号先传导到车辆主控器,主控器在判断之后,又把指令给到电机。

而这款车的主控器设计,控制流程的逻辑上有问题,当驾驶人重踩或者急踩刹车的时候,有一定几率主控器会出现误判,导致助力电动泵没有反应。

失去助力,刹车踏板就会变得僵硬而沉重。这个时候驾驶员可能会以为踏板踩不动,或者是频繁踩但是没有降速。

一部行驶中的汽车,一旦踩了刹车踏板不管用,会给驾驶员造成什么样的恐慌,可想而知。

据这位业内人士说,这个品牌车打从销售到现在,起码出过几十起类似的事故。有人跟别人撞了车。还有人撞了路边的花坛,电线杆,护栏。

都出这么多事故了,那车企难道就不做点什么挽救一下吗?许海燕忍不住问。

做什么?“技术大拿”笑她太天真了。除非他们能把控制单元的流程重新修改了。但那得花多少钱啊?

当然花钱倒还是小事。

真正的问题是,这车卖了这么多年,卖掉了多少辆?而出事故的只是极小一部分。如果车企因为这个“小BUG”而更改了设计,那卖出去的那些车怎么办?要不要召回?如果召回,那得召多少辆?

更何况一旦召回,就等于承认了车有问题,那车企的声誉怎么办,还要不要干了?

所以,不如花点小钱,给一点封口费,把事情压下去。

至此,许海燕全明白了。

难怪车企肯主动私了,难怪大区经理话术如此“娴熟”。难怪网上都看不到类似的消息,原来是这样。

可她还是不解,难道所有车主都这么好说话,愿意“私了”吗?

那倒也不是。

主要是事情不大。目前所知道的那些事故,车速都不快,撞击也都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且车企又舍得给钱。况且,即便有头铁的车主不要钱,就要硬刚,那人家还有强大的法律团队呢。车主根本就打不赢官司。

所以,还不如接受钱,私了得了。

说到这里,“技术大拿”话锋一转,说起了何静的这起事故。他说,出这么严重的事故实在有些少见。

何静的这起事故上过新闻,他也看过当时的监控视频片段。

要知道,车子的安全保护机制可不止刹车,还有防抱死,自动避障系统,等等。就算退一万步,这些都不起作用了,那也还有另一重保障——这款车有安全中心。

理论上说,当安全中心检测到车辆失速的时候,可以自动接管主控器,强行把车速降下来的。而且这款车的安全中心,之前一直被外界形容成能像“黑客”一样,控制任何一辆接入网络的车子,能让它们随时随地停下来。

有这么多重保障,按说不应该出这么严重的事故。

而且,他看视频,当时车子是在最后几秒钟突然改变了方向,一点速度不减地冲出了护栏,掉下了桥。

看上去有点奇怪。

当然了,毕竟当时下着大雨,道路湿滑,也可能是驾驶人惊恐之下急打方向,导致的车子失控。

听到这儿,许海燕脑袋忽然“嗡”地一下。

没想到业内人士的这一番话,竟将事情指向了一个她之前没有去想的方向:如果,何静出事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呢?

念头一起,陈平的那张脸忽地冒了出来。

这一场事故实在有太多疑点了。

首先,何静的驾驶技术并不差,车子也开了三年,怎么就突然出问题了?

其次,何静即便是没空去修车,可也不应该明知道车子有问题,还冒着大雨开车出门。究竟为什么?

还有账户里莫名其妙地消失的钱,以及记事本上被撕掉的两页。以及何静死后,陈平一系列的反常表现。

还有一点,许海燕之前从没想过,如今却忍不住地去想。

按照“大拿”的说法,这辆车其实就是由电脑控制的,而陈平的专业恰恰就是计算机编程。

其实在交警队的时候,许海燕脑子里就曾经冒出过隐约的念头,但是被她忽略过去了。如今越想越可疑。

真相,是她想的那样吗?

脑子里的念头越来越多,她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忽然,她想起,昨天去陈平家里的时候,好像漏找了一处地方。

不行,得再去一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