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改版26(1 / 2)

“都市报?”

众人面面相觑,疑惑地低声讨论。

“什么叫都市报?”

刘小北飞快记笔记的手停住了,抬头问道。

也难怪刘小北疑惑。

因为都市报在中国最早出现是在1995年,《华西都市报》于1995年1月创刊,这才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而影响力最大的则是1997年创刊的《南方都市报》。

但无论是《华西都市报》,还是《南方都市报》,它们在创刊后短短数年间就获得了巨大成功。

《华西都市报》在创刊第一年,它的日发行量就超过10万份,创下了创刊当年便盈利的历史纪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而到了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创刊两年半,它的日发行量就达到了40万份,随后在同年10月更是飚升至50多万份,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

1999年,其广告收入更是达到了1.8亿元。

而《南方都市报》也不遑多让,它于1997年创刊,1999年其广告收入就达到了9000万元。

2000年,《南方都市报》进军SZ市场成功,日发行量升至80万份,广告额逾2.6亿。

而现在,陈耀文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自然想借鉴《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成功经验。

众人的疑惑当然也是在陈耀文的预料之中,他微微一笑,解释道:

“都市报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主要聚焦城市生活、都市文化和市民需求的报纸。”

“目前的报纸受机关报、党报的影响很深,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传统,办一份真正属于市民的报纸。”

“想要办好一份真正的都市报,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够了——我们的报道一定要紧密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之前去《琼岛特区时报》应聘时,发现他们正在招聘民生版块的记者,我觉得他们可能无意之中已经在探索都市报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就这?”邱晓倩此时忍不住嘀咕道:“这什么都市报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这些只是理论,你们光听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陈耀文笑了笑,道:

“我为咱们的报纸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你们一听就知道它究竟新颖在哪里了。”

“第一个板块,也就是头版,我称它为‘新时代板块’,主要报道那些即时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确保我们能迅速响应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满足读者对新鲜资讯的要求。丘校长的那篇报道我打算就在这个板块刊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