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应聘(2 / 2)

他粗略统计了一下,排在他前面的二十多人中,仅有三人被叫到隔壁会议室进行资料检查,其余人则直接被拒之门外。

轮到陈耀文时,李文玲正全神贯注地审视着他填写的表,听到有人推门走进来的声音,她才抬起头来,道:

“陈耀文先生是吧?坐。我看你的这条件不错。不过你填的这些东西,都有证书或者证明材料吗?”

陈耀文连忙将准备好的资料和身份证、毕业证、作协会员证等一并交了过去。

李文玲将陈耀文的资料大致翻了翻,然后很客气地给陈耀文倒了一杯茶,道:

“你的条件比其他人好太多,我想给你走直接聘用,不过这我得请示一下我们总编。你稍微坐一会儿。”

说着,李文玲将陈耀文的资料抱着,去了总编办公室。

不一会儿,她就面带笑容地将资料抱着回来了,道:

“我们总编想见你,想和您本人亲自谈谈。”

接着,她又压低声音补充道:“你被直接聘用应该是没问题的了,见我们总编也是走个流程,说话的时候留个心眼就行。”

陈耀文没想到应聘这么顺利,当即也有点高兴。于是点了点头,跟着李文玲去了总编办公室。

总编看上去很年轻,只有三十五岁左右,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坐在办公桌的后面,显得很斯文。

他的办公桌正面对着门,见陈耀文进来了,连忙起身和陈耀文握了握手,然后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很客气地说道:

“坐吧。你的文章我刚才看了看,觉得你是个人才,发表的文章不仅有短篇小说、散文,而且还能写评论、报道,是个多面手。年轻不说而且还有三年从业经历,我觉得你很有潜力。不知道你对办好咱特区经济报有啥想法?”

他把“咱”字咬得很重,又看了陈耀文一眼,头朝靠背上一仰。

陈耀文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想了想,说道:“我看了最近几期的《特区经济报》,说实话,我觉得内容太杂了。”

“办报纸自然要抓住报纸的特色,咱们既然叫经济报,那买咱们报纸的读者自然大多都是想看经济新闻的人,那咱们就应该围绕着‘经济’做文章,多一些‘干货’,把咱们和其他报纸的区分度做出来,少登那些官样的文章、不痛不痒的文章。”

“你说的官样的文章,不痛不痒的文章指的是什么?”总编仿佛来了兴趣,身子朝前一倾问道。

“我发现很多媒体,包括咱们《特区经济报》,在报道经济新闻时,常陷入误区,过分关注领导讲话和政府政策。这种报道方式缺乏独特性,难以吸引读者。这种报道就是那些官样的、不痛不痒的文章,”陈耀文低头轻啜了一口茶,侃侃而谈:

“这样的报道是没有区分度的。你这样报道,我也这样报道,最后大家报道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咱们《特区经济报》不过是一个办了几年的新报纸,如果不能提供独特的内容,读者们为何要选择我们而不是那些发行量大、耳熟能详的老牌报纸呢?”

“你说的对!”总编兴奋地一拍大腿,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那怎么才能把区分度做出来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