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亮了(1 / 2)

“可是您最后还是留下来了,不是吗?”一边的陈耀文适时地插话道。

“是,我留下来了。因为我不想辜负他们。”说着,丘虔绪从一边的木桌上拿起一份泛黄的信纸递给了陈耀文。

陈耀文接过一看,怔住了。

这是一封请愿信,满满的三页纸,按满了红手印。

丘虔绪在一旁补充道:“这是当时生产大队全部118位村民按下的红手印,他们的最高学历是小学。当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能走。”

一边的李寿林拿出照相机刚想给这封请愿信一个特写时,突然,电灯灭了。

一片黑暗。

这黑暗如同无底的深渊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妈的,”丘虔绪开口骂了起来:“又停电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二十三个小时都在停电。那么多公司,都想吃特区优惠政策的钱,就没人愿意往这边漏点钱,良心都让狗吃了...咳...咳咳...。”

说着,他又剧烈地咳嗽了起来,仿佛要将肺咳出来一般。

咳完了之后,他坐起身来想要去摸桌子上的煤油灯。

“嗒。”

一阵亮光。

这亮光是从陈耀文他们这边传过来的,是李寿林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手电筒。

丘虔绪在这亮光之下点燃了煤油灯,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摇曳。

就着这样昏黄的火光,丘虔绪絮絮叨叨地讲着关于他的故事。

这25年的故事仿佛很长,长到他怎么讲也讲不完。

他谈到了自己从下乡时的老校长手中接过小学校长的重任。

谈到了小学校从最初的7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33名学生。

谈到了小学校从最多时候的5名老师到现在只剩下他孤身一人。

这25年的故事仿佛又很短,短的转瞬即逝。

仿佛还没讲什么东西,远处就是晨曦微明。

然而,电始终还是没有来。

而天就快要亮了。

“天快亮了。”陈耀文和丘虔绪几乎同时开口。

“是啊,天快亮了。”陈耀文站起身来,重复了一句,然后问道:“丘校长,您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我打算还要去小学校看看,拍几张照片,再采访几个学生和村民。”

沉默,一阵长久的沉默。

丘虔绪似乎在犹豫,他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又闭着眼睛靠在躺椅上,不说话了。

陈耀文就这样抱着笔记本耐心地等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丘虔绪才慢慢睁开眼睛,天边的一缕晨曦透过窗扉洒在他的脸上,为他苍老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颤抖着声音说道:“我病了,病得很重。医生说我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如果不接受治疗的话……可能只剩下三个月了。”

一股淡淡的悲伤在草屋内弥漫开来。

陈耀文没有说话,李寿林也没有说话,看着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他们心中好像是有千言万语,但最后却又是无话可说,千言万语只化作一阵叹息。

“家里那边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丘虔绪哆嗦着嘴继续说道:

“我不孝,我父母几年前就走在了我的前头。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所小学校。这是我毕生的心血,却被我弄得一团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