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秦始皇天子布局544(2 / 2)

他的目标是成为万众世界之王,一统天下,天子无敌。

只有这种宏伟蓝图,才配得上他的野心。

长安的历史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研究,把他的行政规划全都勾了出来,这一点其实也影响了大唐盛世的西天取经之路。

秦始皇为了追求永生,派出四面八方的部队,这与唐太宗派出唐玄奘西天取经,是同样道理,都是为了延长人类的寿命,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和平。

真正的天子布局不是为了一个人,而是为了天下人。

长安那边的朋友,听说英姐研究这个课题,除了送来资料,还派了一个讲学团,直接进京,来到英姐的别墅。

他们过去受过英姐的恩惠,从来没有报答过,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肯定是群情踊跃。

我们在别墅的大厅履行了近距离的见面会,来自长安的十二名历史学专家,每一个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把我们这次见面会拉长到了十五个小时。

在他们的阐述中,秦始皇的形象高大正义,睿智通达。

他的布局领先于全球,国外历史上同一时代的君王,最多不过是修建一座古堡,占领几十亩土地而已,只有秦始皇,不但目光放眼亚洲,而且直达欧洲,规划甚至超过成吉思汗。

在这种局面之下,当时的秦王大旗横跨欧洲,所向披靡。

这些人带来了一张地图,根据很多正史和野史中的描述,绘制出来向东能够抵达大海仙岛,等于是打遍天下,成为地球真正的霸主。

很多资料来,自于欧洲那边的庄园主私人藏书室,在他们一些手绘的日记当中,画出了秦王的旗帜,以及秦国将军的形象。

我最看重的是,为什么在大雪山的腹地会出现兵马俑?经过这些人的解释,这个问题变得轻而易举就找到了答案。

秦始皇大军所到之处征服一切,当他在长安建立兵马俑墓穴,其他地方也一样如此。

英姐几乎赞同这些人的观点,但我是战神韩信的后代,对于一前一后两位伟大人物的看法,跟这些人不同,我相信,如果大雪山内部的兵马俑属于战神韩信,那一定有另外的意义。

其中一位历史专家,也研究过二战历史,他把德国人一直寻找的不死勇士,也跟秦始皇的兵马俑联系起来。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年代,他的士兵经过经历训练,身穿铠甲,手握青铜长剑,不管是马上还是步下,几乎没有敌人,对方射箭射在铠甲上,根本无法伤害到他们,所以,把他们称为不死勇士也很贴切。

欧洲传说中的不死勇士,应该就是这个来历,毕竟那时候欧洲人也是以弓箭和木棒为主,根本无法抵抗来自东方的武士。

我们这次讨论热烈而深入,每一个人都各抒己见。

当我自报家门,说出我是战神韩信后代的时候,十二个人鸦雀无声,目光集中在我身上。

他们研究长安历史,当然会从秦朝到汉朝,接下来到隋唐,整个历史脉络一清二楚。

其中一位教授,立刻说出了战神韩信家族所有的辈分传承。

所以,到了我这一辈,正好是立字辈,这就证明,我们的家族传承从来没有误入歧途,始终遵循着战神韩信嫡系的发展方向。

那位教授站起来,向我深鞠一躬,肃然起敬:“韩先生,想不到在这里能够见到战神韩信的后代,我的很多研究中,对于战神韩信带兵打仗的思想有很深的阐述,但是那都是我的个人想法,站不住脚,如果能跟你合作,继续研究战神韩信过去的丰功伟绩,我的专著才有意义。”

我对这些事毫不在意,只想知道战神韩信当年是怎么死的?

这位教授为了这个问题,已经把先秦两汉历史读了个遍,并且一直延续到隋唐时,发生在长安的所有事情,没有一件不刨根问底,所以他的回答,最有权威性。

“韩立,当年战神韩信并没有死在未央宫,历史上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证明萧何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使用瞒天过海之计,把韩信运出去,找了个武士,当作替死鬼。韩信离开长安之后,一路向西,进了大雪山,后来的事情历史上就没有记载,但是我有例子为证,战神韩信当年列下的家谱一辈一辈传承,直接到了你这里,如果当时他死了,满门抄斩,又怎么可能传下子子孙孙?这其实是我以前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只有韩信活着,这种说法才能成立。”

所有人一起鼓掌,他们大概想不到,秦汉以来的家族传承,终于在我这里得到了印证,刘邦麾下那么多文臣武将,几乎没有人顺序传递下来,大多数已经不可查考,就算说自己是名臣后代,也没有什么依据。

只有我,血脉之中,始终流传着战神韩信的血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