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吊坠真的有用?(下)(2 / 2)

亚里莎用一种成田根本听不懂的南欧或西欧的小语种回应,像是神职人员用的拉丁语,亚里莎好像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外国女孩儿。一瞬间,成田感觉两人间有一层无形的壁垒,把距离拉远。

“老家话,别在意。”

亚里莎拍拍他的肩膀,再度用流利的国语说话,这种荒谬离奇的感觉才消失。

这时,成田的座驾也到了,是一辆双排座的家用小货车,学校不让进,只好停在门外。

车窗里伸出一个乱蓬蓬的脑袋,灰发下面是一张沧桑的老脸,一见了成田就摆出爹味的臭脾气。

“臭小子,发什么呆,赶紧上来,别影响老子出夜车!”

这谁受得了?!

家庭差别太大了!

亚里莎扭着脸瞧。

成田有点儿脸红,但还是挥手说:“再见!”

看到成田手背上的抓痕,还有那吊坠。

突然,亚里莎进车的步子停住了。

心想,这偷腥猫,我还没抓住,怎么能放他走?

“你等一下。”

“有什么交代?”

可是人家爸爸都来接他,我也不能不放吧?

亚里莎左拳打右掌,一下子有了主意。

说:“你小子先等等,我还有事情没交代。”

亚里莎走到自家的豪车旁。

用那听不懂的小语种跟管家交代两句。

她指了指成田家的那辆二手货车,像是让那管家记住,然后追了过来。

“初次见面,我是成田君的同班同学,上衫亚里莎。”

她抬头对货车里,那灰头发的中年人说道:“我能去您家里做客吗?”

中年人转头对成田启挤了挤眼,成田睁大眼睛,半天没说话。

……

……

这一晚,成田家一如往常,但却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客人一进门,全家乱了套。

穿过玄关就是客厅,端着一碟子煎鱼的老妈愣在原地。

来蹭晚饭的爷爷,放下今天买的《读卖新闻》,两只眼睛都直了。

亚里莎本打算只把成田送到家里,喝杯茶就走了。

毕竟她又不是成田的女友,就是帮好闺蜜,紫子盯梢来的。

可一进门就闻到盐煎鲭鱼和味增汤的气味,电饭煲冒着白烟,肚子咕咕地叫着,正好电饭煲把饭煮熟,发出信号声,给人一种错觉,她来就是过来蹭饭。

但她不是空手来的,印着酒庄标志的松木盒,打开是一瓶看起来就很贵的葡萄酒,奢侈品的牌子,成田家都不懂红酒,尤其商标还是那种小语种的文字,哪怕是家里知识最渊博的高中生,两世为人,精通四国语言的成田启也看不明白,顶多认得出这是一种南欧或西欧的文字。

直到亚里莎用一口假关西腔,说是老家乡下酿的酒,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成田家才高高兴兴地收下,只是她没说,老家是地中海岸沿岸,一片种满红白葡萄藤的大庄园,成田启已经猜到了,这瓶酒没个几千刀下不来,但这种情况下说出来,反而会让家里人忧心忡忡。

“亚里莎君,是哪里人?”爷爷喝着便宜烧酒问,声音又轻盈又婉转,让人想到清宫剧里的老太监。

“波士顿,现在算是东京人吧。”亚里莎给爷爷倒酒。

“哦,波士顿啊。”爷爷糊涂了,“话说波士顿是在哪里?”

“在新英格兰。”

“英格兰?那是在欧洲吗?”

“爸爸,新英格兰在美洲。”老妈小声补充,“有新词,在北美,在米国。”

爷爷一怔,犟嘴道:“笨蛋,我……我当然知道,新英格兰在美洲,在米国。”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亚里莎打个哈哈。

成田懵了一下,没说话。

他和朝仓打棒球,朝仓提到过亚里莎,说她其实不只是日美混血,更是多国混血,一百多年前,亚里莎的母族从小商人发展成东海岸的豪强,以百万美金,迎娶欧洲的公主。

当时东海岸的暴发户以迎娶贵族为荣,仅上世纪初,就有四分之一的英格兰年轻贵族选择与东海岸的财产继承人结婚。亚里莎的祖先娶过不只一国的欧洲贵族,她母亲继承的庄园遍布欧洲,按照传统,她也将继承母亲名下的庄园。

反正不是他成田能够得上的。

“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工作?”

“爸爸的话,姑且算是药剂师吧,妈妈是外科医生。”

爷爷两眼放光,虽然不知道亚里莎多有钱,但医生一词基本到哪都能和富裕划上等号,就好像梅帝奇家族也被读作“药片”。

“哦,了不起,亚里莎也要做医生的吗?”

“才不要呢!”亚里莎撇嘴,“医生太忙了,爸爸也好,妈妈也好,一个两个都忙工作,一个月见不了几次面。”

爷爷笑了笑,“那刚好,我家是开澡堂的,小启平时没事儿就在我那儿打零工,只要你来,小启一般都在,如果亚里莎光顾我家的澡堂,可以给你免费哦,是吧,小启?”

爷爷瞪了成田一眼,成田哪还不懂?一溜烟地跑上楼去,把平时给客人分发的小页子跟澡票递给亚里莎。亚里莎点点头,收进书包里头。

可过了一会儿,亚里莎又问,“爷爷,可以带朋友吗?”

“当然,可以。”爷爷打肿脸充胖子,“只要是亚里莎的朋友都可以来。”

语气变得好弱,一点儿都不像个男子汉。

“有搓背服务吗?”

亚里莎对此好奇,她南欧老家的一座庄园也出产橄榄油,橄榄油的用途之一就是给刮刀刮过的身体上打油。

罗马浴场遗迹经常挖出油瓶啊,刮刀什么的,跟搓背差不多,她没怎么体验过。

“当然。”

被亚里莎盯着,成田有点儿毛毛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