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各方的态度46(1 / 2)

马德该上课照常上课,该玩就痛痛快快地玩,生活不受影响。

但这都是表面的,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已经有地方小报报道了此事。

媒体为了制造热点、博眼球,故意倒向“受害方”栾守元一家,没有操守,不去求证,只管将栾成龙的一面之词和悲愤情绪无限放大,引发舆论热议,增加报纸销量。

一些网站论坛上同样口诛笔伐,声讨马德。

有人说他见义勇为上瘾,被一星期前的荣誉冲昏了头。

也有人说他的本性就是个骗子,只不过这次运气不好,死了人,家属咽不下这口气,就暴露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保持着理智,指出喷子们没证据,所说的话都是主观臆测。

然后针对“没证据”“理中客”的反驳,又掀起了更汹涌的狂潮。

喷子们说中立、理智的人没人性、没感情、是禽兽,说他们没同情心,说他们是马德的亲朋友好甚至马德本人的小号。

而反驳的论据,基本上就一个:不是他撞的他为什么要扶?

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尚不清楚,主流媒体一般不会急于发出判断性的言论,但事件的关注度已经高涨起来,它们就不能不跟进。

《杭城日报》《钱江晚报》也派出了记者,对栾家人、警方和马德都做了采访,综合三方信息之后,相继发布了相关的新闻快讯。

尽管没有带入主观的倾向,只是单纯的叙述已知情况,也会把事件的关注面扩大许多倍,而不利的言论当然远远多于支持的。

国人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的。

一时之间,杭城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马德此人。

对马德来说,其他方面不重要,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工作室业务的开展。

原以为,有了外贸服饰、老王五金和水果店三个成功案例,整条春平路就算是囊中之物,各个店家但凡有点广告意识的,都会主动找来合作。

可现在突然发生这么件丑闻,好好的计划就被打断了。

消费者们不会受什么影响,该去买衣服、吃饭、买水果、买管子龙头什么的,当然还是照样去。

但其他开店的老板们心里就会有疙瘩,找一个可能是“杀人犯”的乙方来给自己做设计,理智上没什么障碍,但感情上难以接受。

倘若仅仅是无意中撞倒了老人,致人死亡,倒也没什么,毕竟是无心之失。

可撞倒人后不承认,故意隐瞒实情,还昧着良心享受家属的感恩戴德,在公众面前冒充助人为乐的大好人,就令人作呕了。

所以生意人们都在谨慎地观望,除了等待司法机关的权威判断,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