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茅盾48(1 / 2)

主编并没有直接告诉顾清什么好消息,而是神神秘秘的说等到时候去了再说。

几人先是陪着余烨去吃了一顿饭,然后才去的老国营饭店,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这顿饭菜陆元新和主编各自出一半,桌上摆了一盘茄汁沙丁鱼和什锦红菜汤,还有几碗面条再加上一小碟的酸黄瓜以及最基本的调料。

顾清先是把蒜剥开,再往里面倒入一点酱油,这样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辣味,“到底是什么好消息,现在能说了吧!”

主编不慌不忙的也学着顾清的模样调配了一碗料汁,然后打开带来的杯子喝了一口开水才说道:

“最近燕京市的作协近期打算筹措成立了,想招一批初始成员加入,《燕京文艺》打算让你和汪老一起加入专业作家队伍。”

“剩下还有一些人选待定,咱们总编让我来问问你什么想法,有没有想进的意思,我可告诉你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知道现在作助的领头羊是谁吗?是老舍!那可是文学界出了名的大作家,课本上面都有不少他的文章!”

老舍的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说,他的文章有过基本教育的应该都读到过,文学界的排名大抵是这样的,鲁郭茅巴老曹。

这几位的分量是不少的,不少学校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让学生背这个顺口溜,不过顾清的心里面还要再加上两位。

分别是民国时期的大文豪沈从文以及“山药蛋派”的创始人赵树理,他们两个对于文学界的成就同样不低,赵树理是由周洋提出来的。

现在居然能够通过作协见到其中的一位,顾清也是有一点期待,对于作家来说,作协这种写作平台还是有必要加的。

现在加入可是创始成员,到时候往后进的作家也算半个后辈了,而且最主要专业作家队伍的工资等同于国家编制人员。

顾清没有犹豫,连忙开口道:“有这机会我哪里能不去!但是加入是有条件的吧。”

主编点了点头:“是有,得参加一个小型的选拔会,进去了你得在作协里面驻会,而且得每年得发表字数不低于十五万字的作品。”

“合同工的身份没影响,只要获得《燕京文艺》的同意就成,要是你能够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还巴不得你身兼数职呢!”

顾清感觉这个小型招待会还是有点压力的,虽然说近段时间老一辈的作家要么已经加入,要么对这个没多大兴趣。

新一辈的作家余烨史铁生他们都也还没有正式发文,史学大家也不太可能参与,但是伤痕文学的那些作家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班主任》的作者刘心武,《伤痕》卢新华,还有《窗口》的作者这些都是比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看来最近得恶补一下这相关的知识提升一下,正好第二本作品《南明史》也开始连载,这本作品的整体是顺应市场的。

南明题材在八十年史圈有点小热度,由于不是全部版本,现在有一点慢热。只要全部内容都写完,是不难出彩的!

顾清还是更想写出一本改编的作品,在外国宣扬一下华国文化,无形之中增强软实力!

主编开口道:“具体考核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你知道就行了,吃菜吧,待会面都快要坨了,有什么事情一边吃一边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