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2)

冷月高悬夜幕升起,有玄鸟的旗帜和黑水龙旗于空中被风吹起。

替代了金色水流的夜色与月色之间,古老的城池升腾,在脚下展开。

伴随着两个篆字勾勒,形成牌匾,被挂在那城门之上。

嬴政所站立的位置,恰是那咸阳城的中心,是那至高处。

有无穷台阶在脚下延伸,有道道金光被排挤和挤压,而后形成锁链,将那金龙束缚。

神魂识海之内一片静谧,金龙的身形仿佛因此而被急剧压缩收小。直至叫无形的力量托举,落在嬴政眼前。

玄衣高冠的帝王垂下了眼。

金龙在眼前张牙舞爪嘶吼咆哮,妄图将那束缚及锁链挣脱。但这是嬴政的神魂识海,是嬴政的世界。便如同嬴政所言一般,金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纵使外间的气运洪流如渊似海,连绵不绝。但这新生的气运意识却是如此弱小,并不能同嬴政千锤百炼的灵魂相等同。更不必说,在嬴政身上,金龙似乎看到有庞大的黑龙盘踞,对着自己睁开了眼。

于是金龙挣扎停止。大明宫内,嬴政睁开了眼。

以指尖伸出,对着那铜镜方向,凭空虚握。

空气中似乎并没有任何声响,更没有任何变动与异象。

只是随着嬴政抬脚走开,吩咐宫人准备沐浴。嬴政身后,铜镜无声息间碎裂。

身量高大的帝王龙行虎步,雍容典雅,形容举止俱是威仪。仿佛是在一夕之间扫尽长孙皇后逝去后的哀伤,充满了无穷的精力与斗志。

但这样的表现落在有些人眼中,却是不免生出疑惑。

“陛下可是在服长生药?”

这一日的朝会之后,魏征以手捋须,故意落后同僚数步。而后走向一旁的偏殿,寻求面圣。

但甫一开口,便是王炸。

无怪乎魏征多想,实则是唐皇近日精气神等种种都有所不同。便连平日里来的态度、政见与想法,同样生出改变。

况且此前长孙皇后病重,药石无医之际,唐皇便生出想法和打算,想要求诸丹药。

现下长孙皇后虽然逝去,可是陛下因此而心性大变,想要求长生什么的,似乎不是不可能?

魏征话音落下,眼见得嬴政一瞬间垂了眼,眸光晦涩难言。只以为是唐皇被自己说中,恼羞成怒。却是老神在在的开口,不急不缓道:

“陛下莫不是忘了秦皇汉武之故事耶?”

“这自古帝王求长生,空耗国力靡费民力,又哪有讨得了好的?”

“生死有命,一切种种,皆是定数。陛下可莫要自误,更不要为此而劳民伤财。”

...... ......

魏征一字一句,俱皆是一派拳拳报国爱民之心。欲要使唐皇迷途知返,不要因为贪图那丹药一时的功效,所以犯下大错来。

又引经据典,一阵疯狂输出。最后痛心疾首的表示,陛下啊陛下,您难道忘了您想要做尧舜、做明君,君臣共创盛世使我大唐更加辉煌的志向了吗?

虽然知晓魏征主要输出对象是原身,却取代了原身直面大唐第一喷子,并且总是莫名被CUE到的嬴政:......

拔剑的手蠢蠢欲动。

说出来你可能不行,朕其实是秦皇,不是唐皇。

对,就是你口中那个沉迷嗑药并且为此劳民伤财,想要求长生的秦皇。

所以天凉了,这个魏征,当杀了吗?

还有,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三皇五帝,比朕如何?

尧舜?朕为何要做尧舜?

但这是个仙神显世的世界。

因而嬴政开口,对魏征递上一杯热茶道:

“朕听闻阴司之中有生死簿,而魏卿为地府三曹官,武曲星下凡,同那酆都判官崔珏更是好友。”

“魏卿不妨手书一封至阴司,叫那崔判官替朕在生死簿上增改一二。将朕姓名划去,求个长生万万年?”

上古礼制,三公坐而论道。宰相于帝王面前,同样保留有该有的体面。

更何况是在这等非正式的场合。

因而嬴政随手给魏征递上一盏清茶,以示对这位宰相的荣宠什么的,其实并不罕见。

只是所有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更何况是皇帝陛下手中的茶盏,是秦皇递上的茶水。即便魏征以为自己所面对的是唐皇,但纵使是唐皇,难道堪称李唐开国第一功臣的天策上将、原秦王便是什么吃素的不成?

嬴政似笑非笑的目光之下,魏征的手僵在了半途,面目与神情同样陷入到僵硬。

这位耿直一生,素有能言敢谏名头的丞相大人自然不是什么贪生怕死的。只是嬴政口中吐出的隐秘,委实太过惊奇。叫魏征心惊胆战,内心惶然。不敢想象,个中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以致于眼前的大唐皇帝陛下竟然能将一切娓娓道来,将那些本不足为外人所道的事情揭露。

更不必说,嬴政口中提到的请崔判官代为篡改生死簿一事......魏征唇角嗫嚅,下意识的便想要俯首请罪。

未成想嬴政出手,稳稳当当地扶住了魏征的手。身形前倾,制止了其进一步想要跪拜的动作。开口,明知故问道:

“魏卿这是何意?”

于是魏征无言,良久,方才开口,对着嬴政一一将情况说明。

自身之前生身份以及同崔判官的交情等种种自不必说,临到末了,又语重心长的对嬴政表示。人之生老死病等种种,自有定数。又岂可轻易干涉?

遑论是陛下这等至尊至贵的人间帝王。

位格等诸多方面,同阴间天子分属相同。并没有任何的高低贵贱。

故而属于唐皇之寿命等种种,其实并不在十殿阎君掌握。

若是强行涉足、牵扯其间,恐有大祸生出。

然而听到此处的嬴政却只觉得好笑。

毕竟那《西游记》中可是明明白白的记载了魏征梦中斩龙、唐皇游地府,添得二十年阳寿等诸事。更不必说还有那五百年前的孙悟空大闹地府,将生死簿毁损。

勾错魂魄之事屡见不鲜,生死簿上随意添改。叫嬴政不得不怀疑,那阴司种种,当真便如世人想象那般赏善罚恶公正威严。合当将地府权柄执掌,定轮回往生,今生前世。

只是嬴政却似乎无意同魏征于此事上纠结,更无意对这老臣做出压迫。只是轻笑一声,开口,对着魏征道:

“听信方士、道士之言,寻仙丹求长生这样的事情,魏卿大可放心,朕是不会再做的。”

“至于魏卿同崔判官之间的交情,朕心中有数,并不该用在此处。”

“只是不知魏卿可有意同朕微服出巡,在这长安城中逛上一逛?”

陛下您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呢?

什么叫不会再做?陛下您以前做过寻仙丹求长生这样的事情吗?

还有老臣和崔判官之间的交情,陛下您能说清楚您想要用来干什么吗?

魏征目瞪口呆,只觉得一颗心落下而后又被提起,上不去下不来,犹如有什么被梗在了喉头。

于此同时,嬴政在内心深处,默默做出补充。

朕就算是要寻,亦应当是寻蟠桃园中的蟠桃、五庄观镇元子的人参果才是。

而地府,若是朕所料不错,那么终究是要走上一遭的。

如是种种者暂且不谈,嬴政心中主意既定,便不会轻易更改,更不介意叫周围人知晓,自己已经发生改变。

同原身平日里的做为,并不完全相同。更不可能全然一致。

因而嬴政很快便换了一身常服,从偏殿里走出,叫侍从做出安排。

魏征见状,自是摇头苦笑,认命陪着嬴政折腾。

这位宰相大人原本是想要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等种种理由对唐皇做出劝谏的,只是甫一开口,便见嬴政抽出侍从自一旁递上的长剑。

尺水寒芒倒映,嬴政以指尖伸出,屈指微弹,发出清脆的剑鸣声响。

然后魏征便自行闭了口,想到这唐皇年轻时,可是一把西瓜刀从城南砍到城北的狠人。

血盈满袖,洒之复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