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击破曹军279(1 / 2)

赵尘布置好任务,最后转头看着张宁,心中有些许话要说,又不好意思开口。</p>

张宁看出了赵尘的犹豫,笑道:“厚德有话但说无妨,你我夫妻,出生入死,早已是彼此的依靠,我希望我们能无话不说。”</p>

赵尘欣慰地点了点头。</p>

“宁儿,韦乡一战注定是一场艰苦之战,曹操想要在此刻的黄河南岸站稳脚跟,就必须与主公有此一战。曹军骑兵众多,十分有利于平原作战,我军想要取胜,必须全身心投入。”</p>

话到此处,张宁便明白了赵尘的意思。</p>

“厚德尽管去前线指挥大军作战,后方交给我便是。”</p>

赵尘回道:“好,烦请宁儿驻守在定陶,领原黄巾军整规的大军五千人。”</p>

张宁点头应允。</p>

赵尘出发前一步三回头,叮嘱道:“宁儿需要注意东面的山阳郡,也要注意定陶的内部。”</p>

张宁回道:“厚德尽管放心,我也不是第一次带兵了。”</p>

得到了张宁的回应,赵尘才安心离去。</p>

建安四年八月初十,曹操大军从冤句出发,前往白马津。</p>

曹军众人还不知道赵尘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他们,只要曹军一在韦乡露头,赵尘各路大军就会立刻杀过来。</p>

从赵尘的行军布阵中可以看出,赵尘并未想着对曹军下死手,甚至都没有想着要与曹军决一死战。</p>

平原作战,四通八达,根本没有什么地形可以利用,想要全歼敌军,只能实施包围。</p>

但包围看似两个字的事,那是成千上万将士的事,更是用命与命换来的。</p>

《孙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p>

说白了,就是兵仙已经指明了一条路,想要实施围歼,兵力至少在十倍以上。</p>

很明显,赵尘手中的兵力与曹操目前手中的兵力相当,属于势均力敌的那个选项,自然需要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p>

赵尘的三路针对曹军的大军,一路张飞从西面而来,一路张合就地伏击,一路太史慈从南往北,而刘皇叔本身就是在北面的白马屯兵,唯独东面没有任何力量安排。</p>

大军一旦交战,若是行事对曹军稍有不利,曹操很自然地便会领大军往东面撤离。</p>

这是赵尘的刻意安排,也是防止曹操大军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就地拼死反抗,使得赵尘大军伤亡过大。</p>

三路大军中,太史慈的三千骑兵是这次的关键。</p>

也是赵尘遵循孙子兵法的重要步骤,就是要通过骑兵将曹军逐一分割,让其他的大军来攻击。</p>

如此便能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取胜。</p>

赵尘如此安排自然还有另一个担忧。</p>

刘皇叔与曹孟德本就是两个当前势力最为强劲的诸侯,相互相争极容易两败俱伤,而此刻黄河北岸袁绍正在虎视眈眈,时刻想要扮演渔翁的角色。</p>

所以赵尘不得不全面考虑,让曹操有喘息的机会,至少不能将曹操栽在自己手中。</p>

话说曹操领军北上,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日落之前赶到了韦乡。</p>

在外就地造饭之事,曹操已经中了一次赵尘的计谋,绝不想再中一次。</p>

故而他尽可能想要找一个能够有城池,或者至少有些房屋能用来防御的地方,再安营扎寨,生火造饭。</p> 而北上去白马的路上,除了韦乡,别无选择。</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