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约定43(1 / 2)

“陆灿,记得好好办差,用心办事,切莫胡作非为了,朕日后还会有重任给你。”

这个年轻人可真是个人才啊,不仅天资聪慧,而且还有经邦治世之才,看待问题也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这样的人才,只要将心思好好的放在正事上,定然可堪当大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陆灿展现出了非常不凡的才能和智慧,嘉靖反而心里是越加的担心。

他担心陆灿这家伙可别再像以前那样,去为非作歹,那可就全废了。

试想一下,一个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继续游手好闲,欺行霸市,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那就算嘉靖想重用他,那也会压不住文武百官们的反对声的。

所以,嘉靖不得不提醒一下他,免得他做出什么给百官留下口舌的事情来。

不过,陆灿自然是不会知道,嘉靖居然会担心这种事情。

他只是听到嘉靖说以后会有重任给他,不由好奇了起来,急忙打听道:“皇上,您说的重任,是指税法改革吗?”

嘉靖一愣,点点头。

没想到这家伙真是一点就通啊,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嘉靖摇头苦笑了一下,只好直言道:“没错,上次你分析的很对啊,我大明王朝之所以到朕这里,财政变得如此之境地,就是这土地兼并带来的税收锐减问题。此弊不除,大明江山社稷堪危。所以朕下了决心,一定要进行税法改革,而这主导税法改革的人选嘛,只能由你来主导了。只不过,你得先让文武百官们相信你的能力,得让他们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朕才能将大任交于你,要不然他们不会服,知道吗?”

“臣明白。”

陆灿点点头,心里却感动不已。

那日他之所以在御膳的时候,对嘉靖指出大明财政困境的病症之所在,甚至还提出税法改革的意见和办法,其实主要是想看一看,这位在历史上被评价为“大明始亡于嘉靖”的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只知修仙享受,无视官场贪腐,对政事放任不管,散布爪牙敛财的无道昏君。

而现在,答案已是毫无疑问了……

如果嘉靖他真的是不知进取,没有中兴大明之愿景的皇帝,他又怎么可能会听得进,那天自己向他指出的财政问题呢?

如果嘉靖他真的是只想着敛财,无视官场贪墨的昏君,他又怎么可能会下决心要进行税法改革呢?

不过,陆灿也知道为何历史会对嘉靖有此误解,被历史所黑化,多半就是跟财政危机有关。

因为财政问题出现了困境,自然无力如何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朝廷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了。

除了增加苛捐杂税,还能做什么? 天灾,无力赈灾。南方的倭寇,北方的侵扰,无力抵御,天下不安。加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成为流民,这乱象丛生,可不得被历史留下一堆臭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