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燧发枪(1 / 2)

陈老头最近很忙,偷摸的忙,一来忙着学习,想不到少年时不爱读书,这都一把年纪了,还得天天看电子书;二来忙着做试验,市面上的药发傀儡买了一堆,亏得年底了,货源充足,然后还照着之前大家讨论过的方法自己做了些不同版本的。

这天,陈老头就带着疤子脸出了西城,一路向西,在沼泽地那块总算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场地。

先把药发傀儡里的剥出来的药依次排开,点燃,一阵各色烟后,再去查看,基本可排除现在市面上所有的货,没有一个燃烧充分的,残渣太多,失败。

再把自己的六个配方,也依此操作,还是明显好多了,尤其颗粒化的后面三个,燃烧速度确实快了不少。

再然后把自己按六个配方做的土炮仗挨个点,引线弄得倍儿长,听到后面耳朵都嗡嗡的,似乎没啥区别啊。

最后,试验总结如下,五号和六号配方均可用,六号略响一点,这两个配方进入下一轮。

陈老头再一次觉得知识就是力量,浑身充满力量的感觉很好,回城时顺便去看看张铁匠好了,甲方偶尔还是要展现一下存在感的。

轻车熟路的到了张铁匠的铺子,还是张家的大儿子在外面铺子装模作样的干活,进入内院,甲方表示很满意,张老头和他家二郎正在干活,张二郎正在拿个小锤子敲东西,张老头则再用旋作和一根管子较劲。

“张老二,你还真准备钻一根枪管出来?”

“傻子才钻枪管呢,我在看能不能刻根那个什么膛线出来。”

“能不?”

“很难,费刻刀、费功夫。”

“好吧,那就先不要刻了。”

“有一根没刻的,等二哥儿的那根新的弹簧片打出来后再试试。”

“你都做好一杆了?怎么没通知我?”

“之前的弹簧片不好用,待会再看看这个。”

听张铁匠这么说,陈老头便不着急回家了,去寻个躺椅坐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正做梦自己开着一战列舰对着一堡垒开炮呢,就被叫醒了。

“来,试试。”

陈老头睁眼就看到一根大概一米五长的火枪,有一根硕长的枪管,掂量一些,大概有十斤上下,这是照着拿破仑军队那款M1777改的,棕、灰配色,看起来像是件工艺品,掰开击铁,扣动扳机试了下,力道不小,张铁匠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这时见张二郎拿着刺刀过来了,说是刀,其实更像个大号锥子,拿套筒套上去,旋转,搞定。陈老头来到一棵树旁,装模作样的扎个马步,嘿,就比划了一下,然后交给疤子脸,你来试试。

专业保镖的素质毕竟不同,唉,别拔出来啊。算了,检查下可怜的树,没捅穿,不过肯定超过了十公分,不错不错。

我去,火药没了,实验结束后当炮仗点着玩了。明天吧,不对,后天吧,后天我们出城去。

还是在那片空地,不过,这会多了两个真人,一个木头类人体。

陈老头掏出了一堆小纸包,按照今天早上又重新温习过的内容,打开纸包,将火药倒了一点到火药池,想了想又稍微加一丁点,合上扣簧,把剩下的火药都倒进了枪口,从张铁匠手里接过一颗圆溜溜的铅弹,塞进去,再把纸揉一团,也塞进去,抽出通条,不敢太用力,轻轻的推了几下,觉得差不多了,忐忑着又推了一下,推不动了,那就这样吧。

掰开击锤,上肩,还在想,是不是让疤子脸先试试,又觉得应该问题不大,却听到一声喊,

“等等,我先试试,我试过没问题了才能验货。”

张铁匠干脆的端起枪,瞄着百步开外的木头人就扣动了扳机,一阵白烟,张铁匠也不知道打中了没有,正伸着头看呢,却听到张二郎说,没打中。

不服气的张铁匠,走过去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实没打中,也不知道飞哪去了。

伸手找陈老头要了包火药,依葫芦画瓢,再次端起来,想了想,又往前走了大概二三十步,嘭的一声,木头人表示,我还活着。

不服气,再往前走,再来,嘿,没点着火,拉开击铁,再来一次,嘭,还没等张铁匠看清楚,就听到儿子喊,打中了。

几人都凑上去看,肚子上一个大洞,肚子里塞的猪肉已经没眼看了,看来这个木头人已经死了。

接下来,大家都轮着去试,很不幸,刚刚张铁匠那次多半是运气好,因为大家每人又打了三枪,竟然一共只打中两枪,嗯,加张铁匠那次,这命中率很感人啊。不过,大规模齐射时,打不中目标,可以打中目标的邻居嘛,陈老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玩意和弓箭其实一样,得靠覆盖。

陈老头摸了摸枪管,感觉发热还能接受,估计是因为击发节奏很慢,照几人的速度,怕是一分钟只能打一发,熟练后估计能到两到三发,这样的话,估计打个三分钟就得休息,难道得带个湿毛巾?

第二轮试验总结,成功。甲方表示很满意。

同时,五号配方中标,那个六号配方也不要沮丧,可以参加我们下个项目的招投标嘛。至于用药的分量,那就再下一次试验中慢慢试了。

接下来就是火炮了,看起来就拿锤子肯定是敲不出的,要不要去找下你大哥,嘿,你别生气啊,张老二,你这可不行,有交流才有进步嘛。

“那你说怎么做?”

”和铸钟一样。”

“你看,所以我才说找你大哥一起来嘛!你看,这事我是这么想的,用铜直接铸,又贵有又重,有没可能拿铁来铸?”

“生铁?”

“不知道,或者刚铁?还是大家商量着来,不同的材质都试试?”

。。。。。

这天,陈老头从张大铁匠家刚回到家,还没喝口水,就听说黎二郎来了,这小子,回去了一个多月,终于回来了。

黎二郎在茶室见到了陈老头,还没等见礼,

“你父亲怎么说?”

“他还是不肯走。”说着递上一封信。

陈老头展开来看,果然,还是那套东西,因为皇帝老儿嘉奖,给修了个房子,就觉得自己得世世代代守着。不过,虽然不理解,但黎老头的为人,陈老头还是佩服的。

陈老头觉得来了四十年了,还融入不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他始终觉得天子是个很好笑的词,老天爷的儿子?不是以孝治国吗?当皇帝了,变成了老天的儿子了,那自己前皇帝老爹算什么?

还有个原因,陈老头觉得是因为最在乎的人不在了。他觉得看这里的每个人都像是外人,本来还以为自己没得生了,结果一次糊里糊涂,等自己和蒲三回来,就发现自己多了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才让自己慢慢在这个孤独的世界上找到了锚点。

想到这,突然一拍大腿,抬头看正自斟自饮的黎二郎,

“你父亲准备安排的佃户和耕牛都准备好了?”

“好了,父亲说随时等世父派船去接。”

“好,你先休息一晚,明天我和你一起去一趟。”

“世父要亲自去说服父亲?”黎二郎很惊喜。

“去试试吧,总要去试试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