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被黄河泛滥逼出来的商人经商天赋,繁荣500年的商72(1 / 2)

“那正好。你帮我再拿点银子去一起采购。”

欧元看向她和郭京认真道,“我这里还剩下10万贯钱,你拿一部分;剩下的郭京全部拿走。

都以最快的速度,全部换成主要口粮。”

“这么大的手笔吗?”

李巧奴心花怒放,满脸喜悦。

看到官府也出手囤粮,她再也不怀疑粮价接下来还会继续飞涨。

“师父真厉害!”

郭京一脸崇拜地望着欧元夸赞。

“今日之前能完成交易吗?”

欧元看向二人问。

“应该没问题。”

李巧奴指向不远处的上品“宝马”道,“喏,卖家都跟过来了。

睢阳商家,南京城数一数二的大商贾。

商家三公主,睢阳一等一的美人儿商虞君,亲自前来跟你谈这生意。”

李巧奴说到这里,对欧元风情一笑,意有所指地提醒欧元,“待字闺中,年方二八的大千金哦!”

“一个小女孩代表商家来谈这么大的生意吗?”

欧元诧异道,“这商家是怎么做大的?”

“什么小女孩?人家风华正茂好吗!”

李巧奴嘟嘴道,“你自己多大?

你都能谈论天下事,别人商朝天才后人;实实在在的隐公主,怎么就不能谈你这粮食生意?”

“商朝后人,这么厉害的么?”

欧元大惊。

“那可不!”

李巧奴得意道,“商人失去商朝后,又在这里建立宋国,虽然后来宋国又灭国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商家在这南京,还是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底蕴更是惊人。”

“那我们赶紧过去,别让人久等。”

欧元边走边在脑海中回忆商人在商丘的历史。

商人是历史长河中唯一以擅长贸易买卖被永久贴上职业标签的人。

生活中,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些标签特征。

如山东人,豪爽,吃大蒜。

山西人,吃醋。

四川人吃麻辣,爱打麻将。

贵州人,吃辣椒,靠茅台撑门面。

小本子,小电影。

阿拉伯人,石油,土豪。

德国人,严谨。

法国人,浪漫。

英国人,绅士。

美国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犹太人,高利贷,编造上帝谎言行骗……

不管怎么说。

人类历史上,每一个地方的人,每一种人;地域特征或民族特征的标签,都只属于他们自己。

标签特征最后变成通行行业特征和规范的,唯有商人。

商人,最初就是专门指“商”这个地方的人。

大家都是中原炎黄子孙,为什么要单独叫他们商人?

那肯定是因为他们有些与众不同。

他们的最大不同,就是喜欢做贸易,交换物品。

和他们交换的物品,被中原人称为商品。

就跟称非洲狮子,暹罗孔雀和澳洲袋鼠差不多。

只是商地的人交换的物品多种多样,然后商品也分成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还因为商人的商品,都是交易的。

发展到后面。

中原人干脆就把待售物品,都叫做商品。

把商品贸易买卖,叫做商业。

商人,商品和商业“三商”,由此而来。

商丘也被后人说成是“三商之源”。 实际“三商之源”,肯定不是商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