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再创一个完美世界30(2 / 2)

当时,在这合纵中,燕国和齐国是没有参加的,而之后,四大国虽逼近咸阳,却因为各有私心而迟疑不前。

而当吕不韦率军进攻楚营时,楚军更是不战自退。楚军一退,其余三大国便也各自散了。

从这场战争中,李斯看到了六国之间的所谓的团结是脆弱的,而当时齐、燕没有加入合纵,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他们的土地和秦国没有直接相邻,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较弱,因此不愿去蹲这场浑水。

分析过后、李斯觉得各个击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为顺利实现灭亡六国,李斯继承了范雎当年提出的著名策略﹣﹣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了它新的历史含义。

李斯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用十二个字来总结就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

先交好远方的燕、齐两国,稳住隔壁的魏、楚以防他们趁机捣乱,在此时及时消灭了最弱最近的韩,赵。

韩、赵一灭,立即进军魏、楚,而后再一举东进,灭了燕、齐。

这是一个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战略步骤,如果能顺利地做到这一点,那分化六国而后一一击破的目标便能顺利达成,统一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具体战略,但六国能让秦国的如意算盘打得那么好吗?

秦王政虽听了李斯的献策后精神大振,但要具体实施起来也难免感到棘手。

何况,在当时秦王政的手下,虽不乏猛将和文臣,但对于熟悉军事理论的军事家是极其缺乏的。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政想要以迅疾的速度灭掉六国仍有难度,因此秦王政仍然感到困惑。

就在秦王政困惑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出现解决了他的难题。

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尉缭。尉缭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尉缭子》一书,这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极力推崇,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由此看来,尉缭正是秦王政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他的到来为秦国注入了一股坚定的信念。

尉缭是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来到秦国的。

据说,在尉缭刚进入秦国,看见秦王政的时候,便对眼前的这位君主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尉缭擅长看面相,他认为秦王政的面相刚烈,此人在有求于人时会虚心诚恳,但在遭遇冒犯时又会露出非常残暴的一面。

因此尉缭认为秦王政缺少关爱百姓的仁德之心,便有意离秦国而去。

但对于尉缭的逃离,秦王政每次都派人将其追回,之后非但不怪罪尉缭,更以和善示好的态度礼遇之。

这令尉缭感到些许忏悔,秦王政的坚定最后留住了尉缭这个人才。

尉缭在决定辅佐秦国之后,便针对统一六国的总方针给了秦国一个具体战略。

这个战略和李斯的想法是一样的,尉缭希望秦王政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来实现他的统一之梦。

这之后,尉缭更建议秦王政不要吝啬财物,而要用这些财物去贿赂各国的权臣,利用这些权臣来扰乱六国的合纵想法。

尉缭的一席话和李斯所见略同,但他提出的分化策略,更进一步从六国之间前进到每一国之内,这种内部渗透的反间计大大增加了秦王政的信心。

既然有两个大臣都这样认为,那想必不会错了。

秦王政选择信任这个战略,因为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迟疑。迟疑是最可怕的魔鬼,会让你错过一个很好的机会。

关于这点,在举行冠礼拿回权力的那天便雷厉风行地解决了嫪毐之乱的秦王政,是比任何人还清楚的。

在作出决定之后,秦王政在李斯、尉缭以及一班臣子的支持下,已经开始将他的手脚施展在整个大地之上了。

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秦王政便将目光拉到了灭亡六国的目标上。

这次行动注定是一着险棋,也将成为秦王政执政以来的壮举。秦王政有办法驾驭这个宏大的志愿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