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反响(1 / 2)

1976年10月底,新创建的白龙社已经走上了正轨,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出版漫画。经过了一番协商,决定在10月的最后一天推出《周刊少年Magic》,由日化组进行日语化。和小学馆发行的《周刊少年Sunday》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在风格上一毛一样。

把它伪装成一家日本公司,就像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品牌,康师傅,优衣库,养乐多是日本的,大宝,护舒宝,中华牙膏都是美国的。大部分普通人只会在乎东西好不好用,而不会管它是不是国产。

今天,是《周刊少年Magic》发布的第一周,反响良好,得力于角川书店的一百多家门店,漫画一上架就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追捧。

本子的动漫看似百花齐放,但是他们从来都是在模仿,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例如一本《西游记》对小日子漫画的影响有多大?

西游记开启了日本的漫画时代,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就是受了铁扇公主的影响,转而弃医从画,第一部作品就是我的西游记,以他为开端的话,日本有很多的动漫角色直接引用西游记,火影忍者、海贼王、龙珠……

比如《龙珠》光是孙悟空这个名字就不用多说。都知道鸟山明在致敬什么。再比如《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不二雄,这曾经为了西游记量身打造过一场剧场版。大雄的平行日记,过了一会西游瘾。

当然这种致敬还是少不了《银魂》,银魂就曾在动漫里播放过《西游记》的片头曲。最令人感到惊讶的还要数《犬夜叉》在第一百二十九回动画中,一只叫猪九戒的猪妖不仅学猪八戒抢老婆。还自称是猪八戒的后代。更令人好笑的是,他的两个手下也都自称是西游团队的后代。由此可见,现在的小日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创造力。

而新上映的四大漫画绝对能够吊打这个时代的所有作品,包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作品。

“……”

琦玉市北坂户,这个地方,感觉就像是现代工业革命忘了拐个弯来发展一样。冬天的太阳好不容易才从云缝里挤出来,照在广阔的田地上,亮堂堂的。地上的白霜还没全化,太阳光照上去,一闪一闪的,像是夜里满地的小星星。

“你这家伙,天天不上班,就知道在家躺着,当初生你干嘛呢?”突然,一阵吼声从一栋木头房子里炸出来,吓得院子里正找东西吃的野鸡都飞跑了。

“嘭!”门猛地开了,手越由穿着大衣急匆匆地冲了出来。瞧他那一头乱发,眼睛半睁半闭的,明显刚从床上爬起来。

打从公司裁员把他踢回家后,他就又回到了这个农村老家。比起高楼大厦的东京,从小就在这土生土长的他,还是觉得村里自在。所以,回了家之后,他就一直宅着。

对于母亲而言,儿子长时间不在身边,想得慌;可儿子真天天在眼皮子底下晃悠,不干正事儿,当妈的心里那火气就压不住了。特别是看到儿子整天游手好闲,懒懒散散的,能不生气吗?

这么一来,母子俩的“口水战”时不时就得上演一场。

“说我没出息!我只是在家歇歇而已嘛。等我将来赚了大钱……”手越由一边想着,一边无聊地在村里瞎转悠。

一不留神,他转到了村里唯一的杂货铺前。这个铺子不大,但村里人要买东西都得上这来。

这时候,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噜”叫了起来。从昨晚到现在,他什么也没吃,饿得慌。一摸口袋,就剩500日元了。

因为一直没找到新工作,这一年他基本是靠吃老本和母亲的接济过日子。要不然,他也不会天天在家受气,早搬出去自己过了。毕竟,人在家待着,总得低头听几句不是吗?

“哎……”

手越由叹了口气,心里盘算着,这日子还得往前过,得想法子才行。

手越由囊中羞涩,挠挠头,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拖着步子迈向了村里的杂货店。一进门,他惊讶地发现店里空无大人,只有一个约摸十岁的小男孩,正沉浸在一本漫画书中,两眼放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