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美国行23(2 / 2)

沈弼微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陈生,汇丰会全力配合您的需求,资金的安全转移大概需要一星期。祝您在美国的投资顺利。”

陈佳明站起身,再次握手:“感谢沈先生的理解和支持,沈先生。我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事情办完,随后两人握手告别,陈佳明也回到公司,把已经升职位助理秘书长的林俊涛和保镖刘虹叫上;准备再出一趟远门。依旧是国泰航空,陈佳明在飞机上画着漫画画稿,时间过得飞快。

1955年,“本世纪最伟大发明”的“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返回故乡圣克拉拉。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这就是美国半导体的“西点军校”,因仰慕“晶体管之父”的大名,求职信像雪片般飞到肖克利办公桌上。

1956年,八位年轻的科学家从美国东部陆续到达硅谷,加盟肖克利实验室。他们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风华正茂,学有所成,处在创造能力的巅峰。他们之中,有获得过双博士学位者,有来自大公司的工程师,有著名大学的研究员和教授,这是当年美国西部从未有过的英才百家乐大集合。

然而虽然肖克利博士雄心勃勃,但对管理一窍不通。波特曼曾评论说:“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一年之中,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象样的产品。

于是八位青年决定开始计划出走。在诺依斯带领下,他们向肖克利递交了辞职书。肖克利怒不可遏地骂他们是“八叛逆”。青年人面面相觑,但还是义无反顾离开了他们的“伯乐”。不过,后来就连肖克利本人也改口把他们称为“八个天才的叛逆”。

在硅谷许多著作中,“八叛逆”的照片与惠普的车库照片,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八叛逆”找到了一家地处美国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来支持他们创业,这家公司名称为Fairchild,音译“费尔柴尔德”,但通常意译为“仙童”。仙童摄影器材公司的前身是谢尔曼·费尔柴尔德1920年创办的航空摄影公司。

费尔柴尔德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发明家。他的发明主要在航空领域,包括密封舱飞机、折叠机翼等等。由于产品非常畅销,他在1936年将公司一分为二,其中,生产照相机和电子设备的就是仙童摄影器材公司。

当“八叛逆”向他寻求合作的时候,已经60多岁的费尔柴尔德先生仅仅提供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要求他们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并享有两年的购买特权。于是,“八叛逆”创办的企业被正式命名为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之首自然是诺依斯。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后两位诺依斯和摩尔,带着格鲁夫脱离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创建英特尔公司。1969年,以原担任销售管理岗位的杰里·桑德斯为领导的8名仙童员工,成立AdvancedMicroDevices,即AMD。

在成立伊始,所有员工都只能在联合创始人JohnCarey的起居室中办公。因公司不被看好,仅募集7.5万的风险投资资金,以合计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注册公司。公司成立不久后,AMD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租用一家地毯店铺后面的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地点。1969年9月,AMD筹得生产所需资金,迁往加州森尼韦尔的901。为打开客户市场,初期的AMD并不参与对新集成电路的产品开发,而是为其他公司重新设计产品,提高产品的效率和速度。

1969年11月,AMD生产出首个芯片“AM9300”,这也是一款4位MSI移位寄存器。1970年5月,AMD已拥有53名员工和18种产品,但还未进行正式销售。同年,AMD推出首个自行开发产品“AM2501”,开始接受订单。1972年9月,AMD上市;11月,开始在新落成的902厂房中进行晶圆生产。1973年1月,AMD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马来西亚槟榔屿设立。到了1974年,AMD已成为一家拥有1500名员工、生产200多种不同产品的大型企业,其多数产品由AMD自行开发,年销售额最高达到2650万美元。

1975年,AMD发布CPU产品Am9080和集成电路系列Am2900,其中Am9080是Intel8008的仿造品,AMD由此产品进入微处理器市场。在AMD和英特尔于1976年签署交叉许可协议后,Am9080最终更名为8080A,并且AMD可以在自有微处理器、外围设备等产品使用英特尔的微代码。通过这段合作,双方快速占领刚刚起步的微处理市场,AMD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直到现在,AMD已经市值2605亿美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