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美国行23(1 / 2)

1977年三月,汇丰银行沈弼那整洁的办公室内。此时,门轻轻推开,陈佳明身着定制西装,带着一股不凡的气度步入室内。

陈佳明微笑着伸出手:“沈弼先生,初次见面,我是陈佳明,恭喜你出任汇丰银行大班!”

刚刚上位的沈弼起身握手,笑容可掬,显然心情不错:“陈生,欢迎光临。我听说您有重要的事情要与我商谈?”

陈佳明坐定后说到:“确实如此,沈先生。去年以来,我一直将我的资金信任地存放在汇丰,现在,我希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转账。”

沈弼略显意外:“哦?请问陈生是要转到哪家银行?”

陈佳明微微前倾:“我想将资金转移到高盛投资银行。原因很简单,我需要去往美国,计划大举投资。”

而陈佳明盯上的是美国的AMD(超微半导体公司)。这家公司有足够的实力搞定街机的生产问题。1977年,德国著名的电子集团西门子对AMD发出了收购邀约,但是杰里·桑德斯并无意出售公司。这个方案最后换成投资,西门子同意以每股45美元价格收购AMD20%股份(融资2250万美元,当时AMD股价是25美元)。因此,此时的AMD市值大概一亿多美元左右。

陈佳明打算调集手里的大部分闲置资金1.2亿港币,大概两千万美金,委托高盛买入AMD的股票。至于为什么要入股?因为这个年代的跨国生意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做的。首先就是如何支付的问题,陈佳明的环球电子虽然是香江最大的电子公司,但是人家也不一定会买账,一般都是先付款才能让对方生产。至于让别的银行担保那更是找死,让原本的两方交易变成三方扯皮,人家一个反水那钱就全没了。

第二就是保密性,谁也不敢保证他们看到街机这么赚钱后会不会泄露出去。不管是日本的公司还是美国的公司都一样,不要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了。但凡看到两台街机的利润之后,相信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不心动。到时候把技术和创意一抄,那陈佳明就成了给人赚钱的小丑了。如果发生这些情况,事后再打官司也是不可能追回全部利润的。不管是德州仪器,或是AMD,英特尔,都是十分庞大的公司,人家会怕打官吗?到时候拖个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只能陈佳明投资入股,成为他们的股东。这样他就可以放心的把两个王牌街机游戏主板交给他们生产。为了拿到英特尔的股票,陈佳明还特意去申请了美国国籍。不用怀疑,这个年代的美国是支持英美双重国籍的。

沈弼挑眉,显示出兴趣:“很有远见。那么,您计划投入多少资金呢?”

陈佳明伸出五根手指:“大约两千万美金,折合港币1.2亿左右。我打算通过高盛完成这笔投资,希望能得到汇丰的支持和协助。”

沈弼点头赞许:“陈生的胆识令人钦佩。不过,我必须提醒,这样的跨国投资涉及诸多复杂环节,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陈佳明回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