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打造人设24(2 / 2)

这时,人群当中有一位气质儒雅的老者对着赵瑗所作所为全都看在眼里,两人相视一望,老者也是远远的点了点头以示赞许。

怎么是他?

赵瑗不由得心中一喜,来范府吊唁竟然还有惊喜。

人多嘴杂,且自己身份特殊,他只得朝着那位老者也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随后在李裕文耳边交待几句,便神情匆匆的离开范府。

“臣见过国公爷!前段时日听闻贵体欠安,不知眼下好利索没有?”

老者在李裕文的指引之下,与赵瑗在范府外一处僻静的街巷会面,王顺则领着侍卫们远远的守望。

老者言辞之中都透着长辈对于晚辈的殷切关爱,可以看出两人的过往关系甚为密切。

“吾年轻无妨,赵相别来无恙?”

赵瑗拱了拱手,十分尊敬的对着老者说道。

原来老者正是被贬谪的丞相赵鼎,此时的他不过是个散官,如同闲云野鹤一般轻松自在。

赵瑗此时并没有太多的虚假客套,而是趁着难得机会叙叙旧,了解一番近况。

皇子私会文臣武将都是极其敏感之事,这一点赵瑗非常清楚,老者同样明白。

“国公爷切莫如此称呼,老夫早已下野,实在愧不敢当。”

赵鼎摆了摆手,神情淡然的说道。

然而赵鼎被罢相竟然也是为了赵瑗的爵位而据理力争的所致。

绍兴八年,赵构亲授赵璩为崇国公,却遭到左相赵鼎的反对。

原因便是赵瑗所封的建国公是小国,而赵璩所封的却是大国。

虽然不过是名义上的所谓封地,便一眼能够看出在两皇子之间的不平等。

最后在赵鼎的坚持之下,赵构才不得不收回成命。

这件事情被秦桧利用从而借机诋毁赵鼎私下结交皇子,从而遭到敏感的赵构怀疑从而遭受弹劾。

此后在议和问题上,赵鼎反对屈己求和,从而在政见上与赵构和秦桧意见不合。

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再加上朝中的忠臣屡屡被秦桧排挤,使得赵鼎最终也难逃被弹劾罢相的命运。

赵鼎在位之时,对于岳飞北伐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极力主张养民力和稳根基,从而使得大宋能够有喘息之机。

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渡之后羸弱的大宋根基贡献甚大。

正是对于赵瑗利益的维护和据理力争,加上赵鼎的一心为公,才使得两人关系颇为亲近。

“赵相切莫灰心,眼下朝堂奸佞当道,说不定今后还要您主持大局。”

赵瑗见对方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毕竟曾经两度为相,如今却被秦桧排挤的被遭受贬谪。

这样的打击,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承受。

然而赵鼎又是大宋眼下难得能臣和忠臣,虽然年近花甲,却依然健硕。

对于赵瑗而言,他不敢把话说得太满,毕竟自己能不能上位还未尝可知。

但他一定要把这位能臣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就算将来不能委以重任,帮忙出出主意也总是好的。

“朝中只要有秦桧一日,便再无臣之位置。韩世忠已恳请官家让臣赴京湖出任兵马都监一职,协助岳飞大军北进。”

显然韩世忠以武促和的消息传得挺快,并且赵构也全盘接受了他提出来的一系列人事和策略。

对于赵鼎而言,此番重新启用,也不失为一次机会。

并且他作为朝廷授权监军的兵马都监,自然会与岳飞配合默契。

“哦,这是好事,还望赵相把握机会,国不可一日无忠臣良将!”

赵瑗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赞叹韩世忠到底还是老辣。

既能够说服官家将以武促和之事最终敲定,还能把朝中的忠臣拉上一把。

这一轮的交锋,主战一派看样子是大获全胜。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所有人必定都会将功劳归于赵瑗身上。

“倒是国公爷,勇毅果敢,不惧奸佞,用一番权谋便化解了奸党的诡计!”

赵鼎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发自内容的喜欢,所做所为都是那么的张弛有度。

诛杀岳飞而换取乞和,多少朝堂人物都无法化解,却被这少年郎就这么几下几下便解决掉。

颇为难得的是,给各方都留了体面,至少不会让秦党狗急跳墙从而痛下杀手。

更为精妙的是,所有人都明白所谓太祖托梦不过是个托词。

然而正是这个托词,却成为了赵构可以下的台阶,也成为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理由。

“吾不过是做些赵氏子孙该做的事情,毕竟年少气盛,往后还请赵相多多指正才是。”

赵瑗谦虚的说道,对于眼前的赵鼎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一来他曾在相位为大宋做出过许多有益之事,二来对于他在抗金之事上的态度和想法甚为认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