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错误的选择(1 / 2)

一、

一年后,许大同作为复习生第二次参加高考。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他被省城一所双非大学录取。这与他理想的目标差了很多,不过,想想自己身处高考大省,能考上也算幸运了。

“挖到篮子里才是自己的菜,见好就收吧!”许大同在心里劝告自己正视现实,接受这种不好不坏的结局。

父亲倒非常高兴,先是敬天敬地拜祖先,然后便是召集亲朋好友在家里庆祝。他的期望不高,只要儿子考上大学就好。在他的认知里,除了“清北”之外,其它大学都差不多。他不知道大学与大学不同,还有985、211、双一流这些区别。

许大同的印象中,弟弟未成年就考取硕士、博士学位,那是多么难得的荣誉,父亲也没有如此喜出望外。做父母的,虽然口里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实际上对子女也很难一碗水端平。

许大同对自己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感到失落,对父亲的张罗不以为然,说:“有什么可高兴的,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你就别到处显摆了,我都感到脸红!”

父亲醉醺醺的瞪着许大同,“不是名牌大学怎么了,你弟弟上的倒是名牌,可现在还不是去给外国出力去了!我养了他那么多年,一点也没沾他的光,还不是白养了?”

许大同在父母的心目中,走出闭塞的小山村,走进了繁华的城市就是成功。

高考在许大同的人生中,就此翻篇了。

上大学之前,他没有接触过电脑,计算机世界对他是全新的、新奇的。他认定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工作、生活都将离不开计算机。通过学习,他意识到所学专业属于宽口径专业,所学的大多是通识类、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软、硬件实践能力需要额外加强学习锻炼。

许大同不敢放松学习,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关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他没有什么特长,琴棋书画、音乐体美与他都不沾边,整个中学阶段,他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什么特长班、兴趣班一概无缘。所以,到了大学里,很多城市的同学在许多活动中大展身手,而他只是一个看客。慢慢的,他就被丰富的大学生活疏离了,他被推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推到书籍里去寻找慰藉,这倒让他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年后,许大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顺利毕业。他没有选择考研,他要尽快赚钱,实现经济独立。然而,令他郁闷的是大学生毕业分配政策发生了变化:统一分配变成自主就业,毕业就端铁饭碗变成了毕业面临失业。像他就读的这类普通大学,就业难度更不乐观。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成了历史!何去何从?许大同感到茫然。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现实和上大学的初衷,许大同拿定主意:务必留在省城。

他不愿意回家乡的县城和家乡所在的地级市商城市。他虽然在县城也待了四年时间,不过,紧张的高中学习,他根本无暇踏足学校之外的地方,所以,县城对他而言是陌生的。而且,他感到县城的人虽然和农村更密切,却对农村人存有毫不掩饰的歧视。

而省城给许大同的感觉截然不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它的包容和平和消除了许大同一个山村青年的陌生感,让他感到亲切自然。

省城是他真正生活过的城市。四年的大学生活,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有机会走进省城的街头巷尾。假期的打工经历,也让他融入到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当中。骑着单车穿行在或宽或窄的街道、徜徉在人来人往的城市广场,流连在公园亭台花间,依靠在观光巴士的窗口看着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同学好友坐在街头烧烤摊前喝下一杯冰镇啤酒……许大同有一种回到自己家中、安全踏实的归属感。

校园招聘会上,许大同没有挤在事业单位和那些外地企业的招聘摊位前,没去争抢那些热门岗位,他的目标比较现实,工作地址在市区、能把户口落下就行。他要先在省城立足,再从长计议。

最终,许大同被省城一家国企改制的民营乳品企业录用。虽然不是铁饭碗,工资也不太高,但这家企业还算正规,可以落户、接收人事档案,交纳五险一金,符合他留在省城的基本要求。

出了校门直接进工作单位,在省城有立足之地、有工资可拿,这也让期望值不高的许大同感到知足。

安顿好之后,许大同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从身份上,他和村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已经完全不同:他有了城市居民户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二、

许大同所在的乳品公司原来是国有乳品厂,机制僵化、人浮于事,亏损严重,端着铁饭碗却发不出工资。后来国企改革,政企分开,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一度出现可喜局面。但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统一,承包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积极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企业仍然没走出困境。乳品厂真正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是在国企变成民企之后,企业变成经营者自己的了,干起来工作来自然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同样的企业、同样的设备,还是那班职工,体制变了,乳品厂很快扭亏为盈。国企改制表现出非凡的成效,许多改制后的企业,成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很多企业老板成为富豪榜的常客。

许大同是在乳品厂改制后进入企业的,当时,企业工资福利非常好。初到企业的时候,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一张白纸的许大同,处处谨慎、用心、勤勉,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他每天都是最早到办公室,离开的时候也是最晚的,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赢得了同事、领导的认可。

他先在办公室打杂、后到企划部,又到营销部,兢兢业业工作了五年,职务也从普通办事员升职为部门主管,成为质检部主任。

这时候,乳品厂的产品被客户投诉了,客户声称,孩子喝了奶粉后出现肾结石。厂里派出工作人员以客户购买的是冒牌产品为由,用高额封口费把事情掩盖过去。

不过,类似的投诉却越来越多,老板却在想方设法隐瞒,许大同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婴幼儿是奶粉的消费群体,这可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他和化验员一起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违禁化学成分——增加奶粉蛋白指标的三聚氰胺。

当他把自检报告交给副厂长后,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副厂长不冷不热的说了句“知道了,你先不要声张,回去吧。”

这可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事,厂里为什么不重视呢?许大同决心追查三聚氰胺是在哪个环节添加的?他准备找到问题的根源,直接向老板报告。

通过暗暗调查,许大同了解到问题出在原奶收购环节,正在他拿到证据,准备向老板汇报,他却收到解聘通知,理由是他担任质检部主管期间,把关不严,玩忽职守,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为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考虑到他以往的工作成就,不深究其他责任,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予以辞退。

许大同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感到冤枉、又感到无力。后来,同事告诉他,给厂里供应原奶的是副厂长的亲戚。

许大同忽然想到,在他与现在的女朋友交往之前,人事科的一个大姐曾把副厂长的侄女介绍给他,那女孩在厂里包装车间工作,没什么文化,长得也很一般,这些条件许大同倒不太在意。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女孩户口在农村,当时户口没放开,他们结婚有了孩子,要随女方落户到农村。许大同努力一番为的就是离开农村,如果孩子还是农村户口,仍然脱离不开农村,那自己努力了几年只是自己离开农村了,那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白费劲了!

思前想后,许大同回绝了副厂长的侄女,他担心副厂长面子下不来,便推说自己有女朋友了。为了证实自己确实有女朋友,他急忙与一个此前对他示好的女同事再续前缘。女同事叫佟小艺,比他晚一年进厂,他带她一年多,算得上是她师傅,两人关系有点心照不宣的意思。此时,她已经听说了副厂长侄女要介绍给许大同的事,也明白许大同找她的用意。

佟小艺看着表情很不自然的许大同,说:“拿我做挡箭牌是吧?”

许大同吞吞吐吐,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确实也该找了,以前吧……”

“以前,看不上我是吧?哼,你错了,我爸妈根本不同意我和你来往!”

“哦,当时你也没说你爸妈不同意啊!我是想等我有了房子再和你谈,厂里下一批集资建房就能轮到我了。”

佟小艺白了一眼许大同,说:“下一批?你以为下一批能轮到你?我敢肯定,下一批你还没戏!”

“副厂长说了,下一批……”许大同没再说下去,说到副厂长,他立即反应过来,佟小艺说得对,下一批还轮不到他。

“就你这脑子,笨死了!换了我就答应人家的亲事,除非你不打算在厂里干了,副厂长,名义上是副的,老板又不管厂里的事,他就是一把手!你觉得以后你还有好日子过?”佟小艺的话,让许大同额头上冒出冷汗。

佟小艺看着哑口无言的许大同,叹口气,“没办法,我还要在这厂里上班,这次如果替你挡了,我会和你一样,穿不完的小鞋!爱莫能助啊,你另想办法吧!”

三、

许大同被辞退,事情来得突然。客户投诉的根本不是产品质量问题,是产品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这和质检部有什么关系?

几个要好的同事很同情许大同,却也无能为力。有个同事说:“你的辞退,是拒绝了提亲的后续,产品质量是借口罢了!”

许大同一直住在职工宿舍,如今被辞退了,厂里要他限期搬走。他往哪里搬呢?他忽然感到自己原来并不属于这个城市!

事情有点出乎意料,许大同对未来没一点打算。他来不及租房子,只能先到同事家里借住几天,过渡一下。

佟小艺打电话约许大同出去聊聊。一个幽静的咖啡馆里,许大同不知道说什么好。

佟小艺咬着吸管喝着柠檬水,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半年前,你还找我挡箭,没想到出手这么快!人家根本不用暗箭,直接不掩饰就把你拿掉了!”

“我明白这里边有关联,等着瞧吧,他这样瞎搞,厂子迟早倒闭!”

“你千万别举报,我还想在厂里多干几年呢!关键是离家近,来回上下班方便!”

“我不举报它也长不了,那么多投诉的,已经引起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了,总要有个水落石出。食品安全无小事,何况是婴幼儿奶粉!太黑心太没底线了!”

“你怎么打算?”佟小艺眼含期待的看着许大同。

“我拿不准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我有点厌烦上班了!”许大同工作几年,平时生活简单,家里父母不需要他寄钱,每月省下来的工资都存到银行,手里已经小有积蓄。

“要我说,你应该先考虑房子,有房子有立足地才能稳定下来。有卖房改房的,你可以考虑。”佟小艺目光柔柔的,让许大同心里感到有一种寄托在她那里。

“以前想着厂里能解决住房,没考虑这些,下一步先解决住的问题。”

两个人在厂里的时候,常年在办公室单独相处,嘻嘻哈哈的没有丝毫距离感,像今天这样坐在咖啡馆聊天,却是少有的。佟小艺也毫不掩饰对许大同的好感,经常从家里带吃的和他共享,还把许大同的衣服拿回家洗熨。有同事有意无意的想促成他们,可是,许大同却始终没明确表示。

其实,许大同很喜欢佟小艺,他想等厂里分房子以后再向她表白。

他清楚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天,许大同正收拾办公室的东西,人事科的大姐带着一个漂亮女孩进来了。

“大同,这是你们文化部刚来的新同事,认识一下吧。”

没等大姐介绍,女孩就大大方方的伸出手,“你好,我叫佟小艺。”

许大同不由自主的愣了一下,他想起双胞胎弟弟许小异。他摆摆拿着抹布的手,“你好,我叫许大同,握手免了,我正擦桌子,手弄脏了。”

人事科大姐走了,佟小艺放下包,便帮着打扫卫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