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刘敏论政92(2 / 2)

因为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驱动啊。

李敏虽然只说了三点,没有明确深化下去,但每一点背后都隐约指向了吏治。

这三点都需要官府去做,做的当中又存在大量利益,你李源该怎么做?

“呵呵,想不到惠中思虑缜密,非寻常士人能比啊。不知惠中可有切实可行之策?”

就算李源熟知王安石变法,也被刘敏的话震住了。

瞧瞧,谁说汉末名士都是些清谈误国不务实事之辈,刘敏字字句句可都是实务啊。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请郡君斟酌。

下策最速,将郡内参与谋逆之家田地改为民屯,以境内无地之民与随左将军入武陵之流民入住屯田,施行青苗法,免除口算二赋。其余豪强与有地百姓仍袭旧制,日后凡有无地之民皆可吸纳入民屯。此所谓无为而治。

中策次之,在下策基础上,凡三代以内无六百石以上官员之家,皆厘定田亩人口,以青苗法治之。家中无官,则无力违逆官府,必然推举家中贤才入仕两府,左将军将无用人之忧。而两府诸公以及郡中各县令长亦无破财之忧矣。

上策最难,凡我郡中无论官民,皆以青苗法治之。此策用时最长,施行最难。然一劳永逸,数年之内郡中将无有隐匿之民,府库钱粮无忧。”

李源抚掌大笑:“惠中上中下三策其实说白了就是建议我取中策吧?”

刘敏微笑下拜:“郡君见微知著料事如神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拜服。”

刘琰在一边听得一头雾水,瞪着眼道:“子初,老夫觉得惠中三策都挺好的,你怎么听出他就是要你取中策呢?”

李源笑道:“老刘啊,惠中说的上策,看上去似乎一劳永逸,但他这策当中还是没说怎么解决一开始说的那三个难题。这三个难题要解决,可不是我或者我们主公能短时间解决的。费时费力还容易引起民变,对主公大业可不是什么好事。

下策呢,效果是有,不过不大。那些谋逆之家的田地能有多少,无地之民与流民入住屯田,我估计光养活这些百姓都不一定够。还不如直接免三年赋税,鼓励开荒来的更划算。

唯有中策,既保证了两府诸公与郡县令长之家的利益,也能促使各地贤才入仕两府,还保证了有足够的田地百姓施行青苗法,一举多得啊。

你说我会怎么选?”

“原来如此啊!”

刘琰才明白过来,指着两人笑骂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啊,就喜欢搞这些弯弯绕,差点把我老人家搞晕了。不行,子初你得好好治一顿酒席赔老夫。”

“哈哈哈哈,这有什么,我有了惠中相助,休说一顿酒,十顿我也心甘情愿!”

“这还差不多,嘿嘿!”

李源心里明白,刘敏给的中策才是最符合眼下实际的。

他内心里其实最想采取的就是上策,也就是后世雍正施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那一套。

可是那样一来,就真的与整个士族体系开战了。

休说施行了,就连提都不能提一句,否则说不定都活不到三天,当天就得被人弄死。

所以刘敏献策的时候也好,他对刘琰解释的时候也罢,都是含糊其辞一笔带过,根本都不说关键之处。

反正这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手段,其目的就是针对那些无官无职的豪强大姓之家。

这些人家有钱有地还有粮,更重要的是没有权贵后台,没有多少阻力。

尤其是这些人家手底下还大都不干净,不搞他们搞谁?

你要保住家业,简单啊,要么乖乖的拥护青苗法,按照家中实际田亩数量纳税。

要么把家中优秀子弟送上来,为刘备效力。

当然了,咱们还得选拔过,挑选真正有用的才能给官做。

这样一来,刘备肯定会很快推行到势力内所有郡县,使荆州短时间内形成铁板一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