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教育问题150(1 / 2)

给老刘提了个查漏补缺的建议,回家时候身边却多了个活蹦乱跳的小屁孩。

是的,老刘以阿斗年岁渐长,不该混迹在妇人身边为由,让儿子跟着李源身边,住到李源家里去。

美其名曰侍奉老师身边,可以随时言传身教。

说白了现在老刘虽说已经是一州之主,官衔一大堆。

可本质上荆州还是一帮草台班子,老刘本身还带着一丝草莽气息,动不动就与人抵足而眠,为人随意的很。

也就是攻占益州,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大军,进位为汉中王之后。

老刘才讲究起来,在许靖、孟光、谯周等一帮子老儒的要求下,制定了一大堆规矩。

那时候作为王世子的刘禅,只能按照规矩住在王宫中,不能出大门一步。

李源也就只能每日里抽出固定时间上门授课,不允许把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了。

所以这两年趁着小家伙还算自由,李源想着帮他竖立起正确的三观,别让他长歪咯。

不过后世对蜀汉后主刘禅的一生做了很多分析和解读。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此人一生可以用大智若愚来形容。

前期放权后期抓权,使得蜀汉政权在他手里几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综合实力最弱的国家,却牢牢占据战略主动,令吴魏两国不敢对之小觑。

也就是姜维名不副实,实在太菜了,才在两国交锋中渐渐处于弱势。

让司马昭看出虚实,一举灭了蜀国。

蜀汉后期,刘禅已经看出了与曹魏之间战略态势发生改变,需要从战略进攻转回到战略防守。

所以他限制姜维兵权,不许他发动大规模作战。

但姜维是个死脑筋,只会依照诸葛亮制定的国策连年发动对魏战争。

全然不顾蜀国已经紧急衰落,民生凋敝的现实。

也不顾国内人力物力全面衰竭,蜀人厌战情绪到了极点的精神状态。

屡次劳而无功的出征,显然不符合当时的蜀汉国情民意。

被司马昭派兵灭蜀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刘禅试图努力改变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国策。

但是朝中内外都是诸葛亮留下的政治势力,不会也不可能改变诸葛亮制定的国策。

于是他重用谯周、陈祇等鸽派官员,掣肘姜维等人。

曹魏大军入蜀,邓艾率奇兵抄小道,以区区五千人在绵竹击败卫将军诸葛瞻,进军成都城下。

刘禅不顾很多大臣反对,执意开城投降。

之后被送到洛阳,又以“此间乐不思蜀”自污。

虽说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但他的选择至少顺应大势,没有让蜀中百姓再受战争之苦。

还保全了自己一家性命,得以善终。

这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人物。

能苟能伸,收放自如。

在李源心目中,这绝对是他学习的楷模。

三家关起门来搞内斗,行就冲一冲,不行索性认输。

别明知做不到,还死命内耗,把国家打的民生凋敝,死伤无数,让外人占了便宜,渔翁得利。

所以他答应老刘做刘禅的老师,就是想要教导刘禅更加务实一些。

多拥有一些实操手段,踏踏实实从小做起收拢民心。

别到了以后老刘死了的时候,蜀汉只知丞相诸葛亮而不知有皇帝刘禅。

他空有洞察一切的眼光,却不知道如何顺应大势掌握国政。

只能用一些小手段平衡朝中势力,维持自己的皇帝地位。

回家路上,他渐渐理清了思路,到了家中,就已经大致有了授课方案。

刚到家中,还未坐下,刘照便闻讯高兴的走了过来。

“阿斗,我听说义父让你跟着姊夫读书,真的吗?”

刘禅一见到刘照,胖乎乎的小脸不自禁露出笑容,随即快速瞟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李源,赶忙收起笑容。

一本正经拱手行礼道:“刘禅见过师母。”

刘照一把搂住刘禅,伸手点了点他额头,嗔怪的道:“自己家里叫什么师母,没的乱了辈分。你记住,我是你阿姊,他是你姊夫。以后在外人面前叫老师可以,在家里可不许这么叫!”

刘禅顿时换了脸色,笑嘻嘻的点头:“嗯,我知道了阿姊。”

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看看李源。

刘照瞪了李源一眼:“自家人面前还摆什么臭架子,这是咱小弟,你可不许吓唬他。”

说着对刘禅道:“阿斗,你饿不饿?阿姊给你做好吃的去。”

见小家伙疯狂点头,一副口水都要流下来的样子,李源只好无奈的点点头。

“好吧,先吃饭,等下我再给你安排课程。”

虽说刘照认老刘为义父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当初因为婚礼需要,她暂住左将军府十几日。

但就着短短几天,她与刘禅相处的非常好,非常喜爱这个新认的弟弟。

李源也知道,像刘照这个年龄,后世二十多岁的姑娘,正是爱玩爱闹,如花般的时候。

可在这时代,十三四岁刚及笄就嫁人,二十多岁孩子都好几个生出来了。

虚岁六岁的刘禅,长得胖乎乎肉墩墩正可爱的时候,刘照说是叫他弟弟,其实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喜爱的紧。

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才不会让刘禅在李源手里吃苦头。

李源不禁有些头疼的想着。

牵着刘禅小手来到后宅,刘照果然亲自动手,给小家伙做了好些他爱吃的菜肴,甚至恨不得喂他吃下去。

全程都不咋理会李源,让李源不由得吃起小家伙的醋来,闷不做声的埋头吃饭。

小家伙似乎很快就察觉出,家里做主的不是李源,而是对他嘘寒问暖的干姐姐。

于是不时的对刘照露出天天笑容,奶声奶气一口一个“谢谢阿姊!”

叫的刘照愈发心花怒放,恨不得抱着刘禅不放手。

好不容易吃完饭,李源咳嗽一声正要说话。

刘照却白了李源一眼道:“阿斗今天才刚刚来咱们家,以后日子还长着哩,就让我先陪他玩几日,过两天你再安排他学业。”

“呃,好吧。”

李源无奈点头,刘照母爱正泛滥着,就不要自讨没趣了。

别看人家现在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可武力值比自己高好几倍呢。

一不高兴给自己一下,别的倒还罢了,脸上要是弄点伤痕啥的,咋出去跟别人解释?

难道提前借用某个人的典故,说家里葡萄架子倒了?

那可真记入史册,成为千古笑谈了。

反正时间长的很,刘禅现在不过虚岁六岁,才幼儿园年龄。

等过段时间慢慢给刘照灌输一下孩子教育问题,李源觉得刘照会比他跟上心。 这点他是深有体会,小时候自己和班里的同学,哪个学习上的事不都是家里老妈在操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