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县丞法正152(1 / 2)

汉中,勉县。

勉县的县寺中,法正料理完摆放在案几上的公文案牍后,双手摊平向上伸,将身体拉的笔直,快意的松了松筋骨。

松完筋骨的他打量着面前堆积如小山般的公文案牍,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些公文案牍原本是数日的活,他只了一个上午就完成了,这让他不禁有些得意。

但法正嘴角的微笑一闪而逝,胸中的得意也瞬息消失,他的脸上露出了落寞、无奈的神色,尤其是在瞥见了摆放在案几右侧的铜印,以及黄色的印绶时,面色低沉到了极点。

铜印黄绶,是秩比二百石、四百石、六百石的官员所用的印绶,正好符合法正目前的身份,他现在担任着勉县的县丞一职。

‘县丞!’

法正一想到他现下的官职,不由有些羞愧,羞愧到了一定程度的他竟是苦笑了起来。

想他曾祖父法雄,官至南郡太守,精于断案,治安靖平。张鲁手下军司马、南阳郡的李休,都曾听闻过他曾祖父的英名。

想他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虽然未曾出仕,但名扬于关中,为世人所敬仰。

想他父亲法衍,举孝廉出身,迁司徒掾、廷尉左监,于朝廷有所建设,亦有英行传世。

“未必。”法正反驳了一句,他有不同的想法:“天下岂有金汤一般的城池,天下岂有不曾攻破的隘口,张鲁依仗着险要之处,必然会露出轻视之心,恐为刘益州所趁。”

“此外,刘益州眼下在南中征讨叟夷,未曾发一兵一卒往汉中,张鲁此人就惊慌失常,修筑新阳平关,做守御的准备,而不是谋求举兵南下,没有什么进取之心,可见张鲁不过是一条守户之犬,和昔日的白帝公孙述是一丘之貉,早晚必败。”

孟达一开始还为之高兴,可眼下听法正这么一说,他对他的前途感觉很是渺茫,刚当上都尉一职的喜悦被冲刷一空。

刘璋徐徐道来:“我观永寿三年,永昌郡上报来的人口有一百八十九万,想来永昌比益州郡不过大上一些,而益州郡不过十一万口,如何永昌能多这么多人口,其次永昌人口比之中原富庶的人口大郡也是不遑多让,这是何道理。”

但孟达凭借着他才辩过人的思维,精悍的武艺,拿到了李休的青睐,被李休引为了上宾,出任了都尉一职,跟着李休一起督建新阳平关。

只是李休虽然出任军司马这一要职,但在天师道内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不久后,李休带着勉县县丞的职位回来了,当时见到法正时李休有些羞愧,觉得用勉县县丞一职应付法正,有些羞辱法正这位名士玄德先生的后嗣了。

对于吕昌,这位吕不韦的后嗣,于永昌坚贞不屈、不沟通贼寇的郡丞,刘璋是亲切接待,更是在给吕昌接风的大宴后,单独接待了吕昌,和吕昌拉起了家常。

“这么说,我们在张鲁帐下任职,早日必成囚虏。”孟达眉头皱了起来。

吕昌放下手中的酒杯,恭声道:“不敢受请教二字,明公请讲。”

“张鲁放着好好的大路金牛道不走,而是派人从米仓道南下略地,弃易选难,吃硬不吃软,如此行径,岂是有与巴蜀争雄之意,依我看,不过是为了展示武力,另有其他的谋划。”

听着法正揶揄的话,孟达大笑了一声,伸出手指指了指法正,报以颜色:“法县丞,如今可没有到放衙的时间,你竟敢提前放衙,不怕有人到张师君面前告你一状,卸了你的县丞一职,没了三百石的俸禄,教你法氏一族饥肠辘辘。”

‘张卫,早晚杀汝。’这是当时法正立下的誓言。

起初孟达因为他父亲孟佗是通过贿赂宦官张让,得任凉州刺史一职,因此不怎么得军司马李休的看重,没有如同法正一般被李休置为上宾。

可有件难处,关于吃饱饭的问题,法正一人倒是能吃饱,但他不止一人停驻在汉中,跟随他的还有法氏的宗族一众人等,停留在汉中日久,人吃马嚼的,宗族内的存粮和钱货很快见底了。

孟达露出向往的神色,虽然眼下担着都尉的职位,但他的父亲孟佗高居凉州刺史,因此他对于现下的都尉一职,不是很满意,他想着更进一步。

孟达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他开口道:“孝直,我听李休说,张鲁派遣了賨人渠帅朴胡、袁约由米仓道进军巴地,可见张鲁也是有进取之心的,不像你说的那般,是一条守户之犬。”

法正半眯着眼睛,没有肯定:“一家之言而已,两军对垒,未到最后一刻,说不好胜负,但眼下就势头而言,刘益州更胜一筹,张鲁居于下风。”

刘璋点了点头,问起了永昌郡的详情:“卿为郡丞,永昌又无郡守,这些年来一直代领着郡守的职务,可知眼下永昌的户口。”

“另外永昌郡地处极南,杂于叟夷之间,也不用担心朝廷使者前来盘问巡查,毕竟朝廷使者多是金贵之人,少有敢深入永昌郡者。这些朝廷使者一般只是在僰道县停留,派遣手下门客南下,门客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大的权利,收受些贿赂,就掉头北上了,为之说项。”

孟达从鼻孔中哼了一声:“还不是那个治头大祭酒张卫,说什么新进之人,不宜放置在重位,更遑论新旧阳平关这两个事关汉中命脉的城池中,故而让我领着部曲回来,在地方上任职巡查,缉捕盗贼,我急着见你,故而先到了,部曲还在后面。”

回到宗族居所的法正,见到了数日不曾会面的孟达,他凑上前去,恭声称呼道:“孟都尉,你受李司马重任,如何有空暇回到勉县,与我等一见。”

“我看那位刘益州,日后攻打汉中的时候,只要侦望到了互成犄角的新旧阳平关城池,就会草草收兵,放弃攻下汉中的想法。” 吕昌面露淡然的笑意,殷勤的回复道:“明公,这些上报上去的人口并不全是汉人,里面占绝大多数的都是夷人,只是地方官吏为了面上好看,把依附汉人豪强的夷人一并报了上去,另外夷人不用纳税,报上去也无关紧要,不用担心上面催要口赋、算赋。”

返回